一年一度的情人節過去了,但圍繞這個西方節日的話題還遠未結束。 情人節當然是情人的節日,這一天,玫瑰、燭光和巧克力營造出二人世界的浪漫氛圍。但這種理解失于片面,情人節更是讓人們感受愛與被愛的最好時刻。兒童護理老師朱迪對筆者說,丈夫、女兒和她每年情人節都會互贈賀卡,表示對對方,對家庭的愛與感激。她還說:“重要的是真誠表達你的感情,而不在于買玫瑰、吃燭光晚餐等形式。” 情人節在加拿大,遠不是個“小眾”的節日。家人、朋友、同事和師生等這天見面都會說“情人節快樂”,就同說“你好”“早上好”一樣自然。一項調查表明,11歲以下的孩子們是加拿大情人節賀卡的最大消費者群,而按收到情人節賀卡數量多少排序,老師排在第一位,隨后是孩子、母親、妻子和情人。 加拿大很多學校情人節都會安排特別的慶祝活動,因為這是讓孩子感受愛與被愛的好機會。這一天,學校師生,包括幼兒園的孩子,都會互贈賀卡和小禮物,或者舉行音樂會,共享彼此的友誼和關懷。高年級的學生還會組織聯誼舞會。 艾米今年七歲,是渥太華一家公立學校二年級學生。情人節這天,老師不僅要求她和同學們穿一件有心形圖案的衣服來上學,當天手工課還教她們用“心”為主題做賀卡,“要真心愛同學,愛父母”。放學前,艾米分別為爸爸媽媽制作了賀卡,上面畫著一張笑臉,一顆紅心,旁邊寫著“情人節快樂,我愛你”。 此外,一些非政府組織這天也會舉行公益活動,向孤兒院、老人院和醫院的病人們送去愛與溫暖。2月14日,加拿大西部城市埃德蒙頓和中部城市溫尼伯的數百名居民,不約而同地舉辦了同一個主題的活動:手持康乃馨,為當地失蹤和被謀殺的近200名女性舉行悼念游行,祈禱她們的靈魂得以安息,并希望警方早日將涉案兇手捉拿歸案。 同一天,多倫多附近的密西沙加市市民同87歲的女市長黑茲爾·麥卡利恩共度情人節,因為首先這天恰好是她的生日,其次這位1978年以來一直任市長的老人把自己一生的愛都獻給了她的城市。 生命因愛而精彩,世界因愛而和諧,情人節理應為“博愛”而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