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2-10 作者:鐘東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
|
|
中國各地大多都對城市出租車的排量有硬性限制。這限制,很不幸地,不是限制“超過多少排量的車不得作為出租車”,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低于多少排量的車不在出租車選型范圍之內”。 一句話,小排量的車不能做出租車。而且,每過兩三年,出租車要更新換代了,最低排量的坎兒就不斷提高。先是不得低于1.3L,后來不得低于1.6L,再后來沒有2.0L就不允許更新。雖然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具體的限制標準有點差異,但趨勢是一致的,往上調,再往上調!很多小城市的政府看見大城市的政府如此改革,也跟著跨越式發展,小小一個縣城,也規定出租車選型不得低于1.6L或者1.8L。 這樣做的結果是什么?由于車子的價格貴了,耗油也更厲害了,于是在全國范圍內,眾多市、縣出租車起步價貴了,里程費漲了。此外,還有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車站、醫院等一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價格低廉的摩托車和人力車扎堆等著拉客。 滿城不見小排量出租車的同時,全世界的石油資源處于什么狀況呢? 我在2005年8月所寫的文章里曾引用一些數據: 我國石油依賴進口的局面將長期存在。預計2005年,我國石油消費將達2.7億噸,進口預計在1.3億~1.35億噸,進口占總量的50%左右。另據國際能源機構預測,2010年和2020年,我國的原油消費量將分別達到3.2億噸、4.5億噸,與此同時我國石油產量不可能大幅增長,2020年預計為1.8億~2億噸,當年石油對外依存度達56~60%。 石油專家當時的建議是:面對如此的石油安全形勢,政府在制定未來戰略性的石油政策時,其核心在國內而不在國外——強調做好節能工作,控制消費總量的上升。 如今來更新一下,不妨引用《聯合早報》今年6月份一篇文章的最新數據: 1993年,中國從原本每年3千萬噸的石油出口國,搖身變為石油進口國。目前,它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也是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凈進口國。2005年,中國石油消費量達3.17萬噸,凈進口石油占1.36萬噸。據中國媒體報道,2004年一項關于中國未來能源供需的預測,到了2020年,中國石油消費量缺口將達2億多噸。 簡單比較一下不同時期的數據就可以發現,早先的研究結果說“預計2005年,我國石油消費將達2.7億噸”,結果過了2005年回頭統計,“中國石油消費量達3.17萬噸,凈進口石油占1億3600萬噸”。 中國是貧油國。而且中國缺乏足夠的能力從富油國那里拿到自己需要的石油。在新能源未能普遍替代現有能源的情況下,中國怎么辦? 在廣州車展轟轟烈烈舉辦之際,很多地方仍然有排隊加不到油的汽車。單說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前腳從廣州車展大門出去,后腳就跨進市政府的會議室召開專門會議,開什么會這么緊張呢?要“保證市區每個加油站都有油可加”! 節約能源,人人有責。只從汽車這一點來說,筆者以為有個事情可以考慮一下:讓全國所有城市的出租車有一定比例的小車,行不行?讓奇瑞QQ、長安奧拓這樣的車堂堂正正地進入中國首都北京市的出租車市場如何? “八榮八恥”提出不浪費,不驕奢,何況節約能源關系到中國的前途。在強調可持續發展、提倡節能減排的今天,小排量車在北京出租車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非降低了北京的檔次,相反,倒是提升了北京人、中國人的形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