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苛政猛于虎,過激的貨幣政策也有同樣效果。熱愛重拳的人們未必心理變態,卻一定不夠成熟。
對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預測依舊居高不下。資產價格依舊居高不下。關注民生者希望用手銬確保貨幣政策和資產價格的連接。
呼吁加息者自然理直氣壯。更有強硬派要求改變政策步調,突然大幅加息。
我以為,加息仍屬必要。遠期利率協議業務將從下月起推出,表明央行心知可能更多運用利率手段,先給商業銀行準備幾樣避險工具。央行將再發定向央票的消息也引起市場對加息的猜測。今年以來,加息緊隨定向央票發行已成定式。
加息的箭頭指向過多的鈔票,寬松的貨幣環境和一個不能維持正值的實際利率。似乎遲遲看不到連續加息的明顯效果,只因為貨幣政策存在半年至一年的時滯。央行下決心(或者說被許可)對負實際利率動刀,不過是近半年內的事。既選擇了小幅連續的加息步調,在未發生重大變故時,不必也不能突然改變步幅。
貨幣政策在中國內地本無獨立地位與獨立信用,“穩健”立場是其立身之本。“穩健”不僅是時勢所需,也是貨幣政策的總體風格。如諾獎得主弗里德曼所言,政府的主要職責是保持貨幣存量的穩定。政策目標的穩定決定了央行角色性格的穩定。
通過連續小幅加息剛剛形成一點“適度從緊”的預期,無論從哪個方向突變,都會令并不習慣理性思維的預期者重新失去方向。第三季度每個月加一次息,頻率的變化已充分說明施政者態度堅決。如仍嫌不夠,不妨再加快節奏。如果把學會理性預期視為認識過程,可知重復和突變的區別。央行需要市場理解貨幣政策的語言,只有堅持正確地談吐。尚有太多行政手段可用,貨幣政策不應過于積極。
加息對貨幣環境的改變,不是一口氣能完成的。調整宏觀經濟不是策動一場戰爭或者搞一次運動。急于求成,一次性放大加息幅度,一種可能是令流動性突然消失,經濟活動停止呼吸。另一種可能受時滯影響無法立刻見效,反而給人民幣帶來更大升值壓力,給熱錢流入提供動機與時間。兩種結果都偏離了“穩健”的范圍。
如果以控制資產價格為貨幣政策目標,不惜大幅加息,意味著用針去刺破泡沫。上世紀末日本股市泡沫、近幾年形成的美國地產泡沫都是被這樣的針刺破的。值得注意的是,一次加息要消滅經年積累起來的泡沫,實際利率必須高過企業平均資本回報率。以此推算,目前的名義利率還要提高幾百個基點才能解決問題。這應該是著名看空派謝國忠建議加息200個基點的根據。
然而,一時之快難免長期的痛。美國次級貸款危機后,市場對經濟衰退、就業下降的擔心至今沉重。根據英國專業研究機構———經濟和商務研究中心公布的報告,今年倫敦金融城的年終獎總計將減少15%。圣誕節時,金融城約有2000名供職于對沖基金、私募基金的白領不得不作為失業者去度假。越明年,還會有6000人步他們的后塵。
苛政猛于虎,過激的貨幣政策也有同樣效果。熱愛重拳的人們未必心理變態,卻一定不夠成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