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遼寧鞍山的千山景區是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之一,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是全國4A級旅游區。然而,沈陽某公司的劉先生說:就是這樣一個集諸多榮譽于一身的旅游區,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卻不出售50元一張的一般門票,只強行出售70元一張的通票;顧客手持“通票”,在景區內卻走不通路,在登山必經的無量觀和下山途中必經的龍泉寺再次被迫購買“門票”;當游客想在景區內兩個風光旖旎處留影時,還要交納“拍照費”。此外,向“天上天”景區攀登的道路險窄,卻沒有欄桿等任何安全設施,游客無不提心吊膽;眾多游客擁堵在通往“天上天”狹窄的山梯上達3~4小時,山下卻無管理人員提示、疏導…… 無須說游客必須購買通票而不能購買一般門票的不合理,也無須說購買通票后居然還要購買特殊門票的荒謬,令人驚詫的是,這種不合理和荒謬是公然違背遼寧省2005年實施的《遼寧省旅游條例》和今年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關于“聯票和普通門票應由游客自主選購,不得捆綁強行銷售”的規定。此外,無量觀和龍泉寺重復收費的做法由來已久,早在2005年,《遼寧日報》就進行過報道。然而,面對相關法規和媒體監督,千山風景區依然我行我素,唯一可以解釋的原因就在于:公權力壟斷了景區資源,公眾無法參與票價的確定,景區收費的法治化遠未實現。 根據《鞍山千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的規定,鞍山市千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是鞍山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市政府對風景區的規劃、保護和利用實行統一管理,其收費標準由政府規定,監管當然由政府部門實施,公眾對此沒有話語權。換句話說,政府自身壟斷景區資源,政府自身定價,政府自身監管,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還當球賽的組織者,如此,不出現這樣的無理收費才怪呢! 其實,何止千山風景區,中國有成千上萬的風景區,都為政府所壟斷,對于這些公眾資源的定價,公眾卻沒有話語權。自2004年北京召開世界遺產調價聽證會以來,公眾對于景區收費開始有了淺度介入,三三兩兩的公眾代表參加過景區調價聽證會,不過,頗具“黑色幽默”的是,各地先后召開了景區門票調價聽證會,但結果無一例外是漲價,聽證會成了“漲價會”。可見,在景區收費方面,尚未形成公眾參與決策的機制,景區收費的法治化還路程遙遙。 從公法上講,政府的一切財產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征稅與行政收費都是人民賦予政府的權力,因此,公眾的參與是征稅與行政收費的合法性所在。同理,作為政府控制的各種公眾資源,包括景區資源,都是人民賦予的,政府利用這些資源的唯一目的是服務公眾,景區管理者無論如何也不能升格為景區的主人。 面對著行政收費中越權立項、無證收費、收費不公示、任意擴大收費范圍、隨意提高收費標準、搭車收費、只收費不服務等現象的普遍存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司長曹長慶日前表示,要加快制定行政收費法,明確允許設立收費項目的條件,這意味著政府高層開始重視行政收費的法治化。 對此,我充滿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