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億元資金從哪里來?如何擴大企業貸款?怎么解決地方和中央財政負擔過重……在3月6日上午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圍繞著這些焦點、熱點問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財政部部長謝旭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進行了全面解讀。
四萬億投資將流向民生領域
“四萬億里中央政府的投資是11800億元。”張平告訴記者,根據投資補助標準和補助政策差別,中央投資對不同地區和不同產業資金投入也有區別。比如對教育,對學校的投資,中央政府對規劃內項目承擔2/3的投資,地方承擔1/3;對民生工程的廉租房建設,中央對中部地區每平方米補助300元,對西部地區每平方米補助400元,對東部地區中央政府不給予補助。
此外,張平指出,四萬億投資不會用在一般加工工業,而是要用于民生工程。而實際投資也會根據形勢發生一些變化。“例如國務院最近批準的十大振興產業規劃中,一些項目就要納入中央支持范疇,并安排一定數量的技術改造貼息資金。”張平說。 “因為其余28200億元要依靠中央政府以及企業等民間投資。”張平告訴記者,為了幫助地方解決其余近3萬億元的配套資金:第一,今年中央財政代地方財政發行2000億元的國債;第二,對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發放一部分政策性的低息貸款;第三,擴大地方企業債券發行。“從去年的四季度到目前,我們已經發行了45支企業債券,大體籌措了1300多億元的資金,目前向國家提出申請,待發行債券的還有50多家,總共接近1000億元。”張平說。
財政將為企業居民減負5000億元
“今年將繼續執行一系列的減免稅費政策。”謝旭人表示,今年實施這些結構性稅收減免政策,估計將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5000億元。包括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暫免征收個人儲蓄存款和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利息個人所得稅。提高了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取消和降低了部分產品的出口關稅,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并且改為單邊征收。降低了住房交易環節契稅、印花稅以及營業稅等方面的稅收減免政策。 謝旭人指出,國家財政重點將投入6方面保障民生,中央預算增加1653億元,同時結構性減稅帶來財政收入減少,須要較大幅度地擴大財政赤字。據了解,2009年全國財政預算赤字將達到9500億元,中央財政國債余額限額將達62708億元。同時去年底國債余額的比重是17.7%,今年增加到約20%左右。“從規模上看總體是安全的。”謝旭人表示,中央財政將通過增發國債進行補充。
1月信貸總量超乎預期
由于信貸總量大漲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爭議,周小川表示,1月份的信貸總量是有些超乎預期,但這是貨幣政策調整后很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銀行信貸出現了井噴式的高漲,1月份新增貸款達到了創紀錄的1.62萬億元,其中,票據融資增加了6239億元,占新增貸款總量的38%。 “最近兩三個月以來,票據貼現業務的大幅度增長,從另一方面也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貸款難問題。”周小川向記者解釋,因為票據的出票人是大企業,但貼現的大多是中小企業,特別是為大企業配套的上下游的中小企業。 “貨幣政策寧可出手快一點,出拳重一點。”周小川風趣地說,“從國內外經驗來看,及時制止金融危機下信心下滑非常關鍵,可以防止經濟迅速下滑。”他坦言,應對本次危機挑戰很大,要應付很多新問題,在這樣一種新的情況下,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還需要有靈活性,央行今后也會適時對貨幣政策進行微調,使其保持一個合理的水平。 此外,周小川認為,隨著國家擴大地方企業債券發行,大型國有企業對貸款的需求將減少,對銀行來說,也將更多關注中小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