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家普遍認為,應加快建立節能型的經濟結構來應對高油價 |
|
|
|
2008-02-21 本報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每桶100.01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3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收盤價在19日這天首度突破了100美元關口,而當天盤中價一度上摸至每桶100.10美元,再創新高。百元油價雖然只是一個數字符號,但接二連三地呈現在世人面前,無疑給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敲響了警鐘。 這是國際油價繼今年1月2日和3日后第三次“破百”,今年1月2日紐約指標原油期價盤中首度觸及每桶100美元,1月3日盤中曾達100.09美元。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活躍在國際油市中的投機力量借題發揮,將近期內涉及原油供應趨緊的短期因素——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下月可能減產、美國與委內瑞拉石油糾紛升級等——人為擴大,才將國際油價推上歷史新高點。此外,在美元匯率持續走軟的背景下,投資者急于購買包括原油在內的商品期貨以規避美元貶值風險,形成了多頭主導市場的格局,也是油價保持堅挺態勢的又一要因。 有報道援引花旗集團分析師蒂姆·埃文斯的話說,近期油價上漲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供需矛盾。德意志銀行首席能源分析師亞當·西明斯基則稱,油價上漲部分要歸因于熱錢,投機資金總需要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 百元油價能維持多久?市場看法存在嚴重分歧。在目前諸多不確定因素來去皆快的情形下,國際油價很可能會在100美元上下大幅震蕩,而市場又無法準確評估支撐油價上行的因素(比如美元持續貶值)和打壓油價的因素(比如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抑制原油需求)相互之間的對沖關系,因此油價今后能否在每桶100美元之上站穩腳跟仍有待觀察。 比較主流的觀點是,目前油價顯然與全球經濟走勢發生背離,在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增長放緩的預期下,油價維持百元高位恐難維持長久,回歸理性區間將在所難免。從20日紐約輕質原油亞洲電子盤交易時段的最新數據來看,油價已回落至100美元以下。 不過,即便國際油價出現回落,也不會高臺跳水。有報道援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市場所所長單衛國的話說,從供需基本面看,2008年油價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目前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勢頭不減,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并未停步,供應增長卻相對緩慢。有研究認為,2008年平均油價將高于每桶80美元。 另據報道,19日一項針對30余家銀行和投資機構的調查顯示,多數受訪機構預計,今年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均值將為每桶84美元。 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我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46.05%,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的巨大變動勢必會對國內產生重要影響。由于我國采用的是原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成品油價格由政府調控的機制,從短期來看,油價“破百”對國內居民的直接影響主要反映在心理層面,但從長期來講,油價持續高位運行的負面影響將逐漸滲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成本壓力增大自不用說,而以石油為原材料的各種產品也會相繼提價,通過價格傳導機制最終落在消費者頭上。 有報道援引銀河證券上海總部研究員任承德的話說,我國國內對原油進口需求量持續上升,高油價直接導致支付原油采購成本上升,這最終需要國內的各行各業來承擔和消化,從而一方面有可能降低行業利潤,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劇通貨膨脹的潛在壓力。如果能源價格在石油價格的帶動下輪番上漲,就有可能增加全社會經濟運行的成本,進而拖累經濟運行的步伐,對百姓的影響則更加深刻。 還有分析強調,從其他國家的遭遇來看,國際油價持續上行,導致以玉米等谷物為原料的生物燃料大行其道,造成了全球性的農產品價格上漲,由此引發各國食品價格攀升,進而拉升國內消費價格指數。我國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了7.1%,創1997年以來月度新高,主導因素與高油價關系不大,但未來一段時間高油價對于中國物價水平的負面影響可能會逐漸顯形。 此外,由石油價格攀升引發的全球性價格上漲,有可能加大國內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通脹預期。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實行全方位開放的今天,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緊密相連,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對國內價格上漲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和傳導作用。在國際市場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生產者和消費者對未來價格上漲的預期也在增強。 專家普遍認為,高油價時代已經來到,作為石油消費大國,我國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落實節能減排的有關措施,加快建立節能型的經濟結構來應對高油價。有報道曾援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鄧郁松的話說,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個客觀上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政策體系,使社會各界對國內能源價格變化有一個較穩定的預期,使價格、財稅改革的方向能夠明確地傳遞給社會各界,使各行各業能夠及時調整思路,做出應對。 上海期貨交易所石油經濟專家張宏民指出:“油價‘破百’對百姓生活的影響無可回避,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最大可能地減少對石油資源的消耗和浪費,盡一切可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這一點,是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做到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