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鼓勵東部地區紡織產業優化升級,并將制造的部分環節轉移至中西部以降低成本提高行業競爭力。 《通知》要求,產業轉移要與培育優勢企業、淘汰兼并落后企業相結合。此外,產業轉移要充分考慮環境要求,嚴格執行行業準入條件,注重節能環保,避免污染轉移。 工信部在《通知》中稱,東部中心城市將重點發展紡織服裝的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市場推廣等生產性服務業和紡織總部基地,中西部地區要發揮區位、人才、資源等優勢,重點發展棉紡織、麻紡織、針織、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加工制造業。河南、湖北、安徽等棉產區可利用資源優勢重點承接東部棉紡織產業轉移;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應加快麻紡織生產基地建設;江西、河南可依托粘膠纖維產業的基礎,重點推進功能化、差別化粘膠纖維開發生產。新疆應利用棉花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快優質棉紗、棉布和棉紡織品生產基地建設;內蒙古、新疆、寧夏、青海、甘肅和西藏可利用羊絨羊毛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毛制品;四川、廣西、云南等地發展蠶桑生產,擴大繭絲綢加工。黑龍江省應利用亞麻資源和加工優勢,進一步提升麻紡織加工水平;遼寧、吉林應利用化工產業優勢,提升腈綸、粘膠、碳纖維和產業用紡織品加工能力和水平。 工信部表示,推進紡織產業轉移,不僅有利于發揮東部沿海地區人才、技術、市場和信息等優勢,還有利于發揮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土地、勞動力、原料、能源等比較優勢。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發言人孫淮濱表示,10年來,紡織業一直在進行轉移,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已經對自己的生產基地進行轉移。他認為,所謂轉移并非東部全部放棄,而是發展紡織業的高端領域、設計、品牌等方面,轉移的主要是加工制造方面,這樣形成中西部的互補,布局更為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