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沒發現境外熱錢通過‘地下保單’套利的現象,但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中國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地下保單”是指前幾年內地投保人花錢買境外保險的一種套利行為,如今,這種“地下保單”的套利模式反向流入內地。據有關專家調查,近來保費增長較快很大原因是境外人士紛紛購買內地的投資型保險。
有關專家認為,2008年以來,由于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不斷走低等因素,部分香港資金通過保險市場流向內地。據分析,熱錢流入保險市場的路徑主要包括:港人攜帶現金入境拿回鄉證或護照直接投保;港人先在內地銀行開設賬戶,然后由香港匯款到內地賬戶等。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認為,由于廣東臨近香港,而且消費和置業成本都相對較低,因此,廣東保險市場一直存在熱錢流入的問題,“地下保單”則是資金出入的通道之一。根據郝演蘇的調研和測算,廣東保險市場的熱錢規模在100億元左右。他同時認為,即使有熱錢進入,100多億元相對于廣東省總的保費而言,占比很少,因此不用過于擔心。
廣東保監局曾前往被認為熱錢流入較多的東莞、珠海、中山三地進行調研,結果顯示,三地境外保單屬于正常投保,不存在熱錢問題。
隨著近來關于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升溫,熱錢涌入的風險也在加大。對此,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對保險業將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是利率、匯率、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將對保險行業的業務發展、資產配置和風險防范帶來新的挑戰,必須給予高度重視。他特別指出,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增強,可能會出現境外熱錢通過“地下保單”進入境內套利的情況,對此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