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市出現集體大幅回暖,但是,去年一直有著強勁表現的中國車市卻出現增長乏力。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預測,3月份全國乘用車零售量將同比增長40%左右,約為84萬輛。比2月份的55.25%有所下降。而商用車增幅則比較穩定,并無太大回落。 國內各區域市場相繼進入滯銷期,身處市場最前端的汽車經銷商已經感受到較大的市場壓力。來自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一季度1月份車市最火爆,但主要是消化去年的訂單,新增訂單并不多,從目前的趨勢來看,4月份整個市場的銷量有可能繼續下滑。 不少汽車經銷商認為,相比去年,廠家今年給他們的任務翻了一倍,1月份勢頭還算不錯,但2月份只完成了任務的一半,3月份比2月份更差,出現了一定庫存壓力。 尤為突出的是,去年對國內車市井噴作出巨大貢獻的二、三線城市,從3月份起陸續顯露疲態。成都、青島、武漢、杭州、重慶等城市的經銷商們已經從日漸減少的進店顧客數量上深刻感受到市場“倒春寒”的涼意。 青島的一家一汽豐田經銷商十分擔心店里越來越多的庫存,“庫存已經超過150輛,是去年同期的2倍,但是訂單卻比去年少了30%。”其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從市場層面來看,去年一度十分堅挺的車價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松動。除了一汽大眾等少數車企仍需要按訂單交車之外,一汽豐田新皇冠、東風日產騏達、斯柯達明銳、北京現代伊蘭特、東風雪鐵龍愛麗舍、一汽奔騰B70等熱銷車型均因貨源充足而出現了許久未見的促銷價,有的車型甚至出現5000~10000元的優惠。 對于中國車市一季度未現“小陽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徐長明昨日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去年井噴狀態不可能一直持續,增幅出現回落是車市的理性回歸。 “決定車市走勢很重要的因素是宏觀經濟的發展態勢,國家今年仍然保持不錯的宏觀經濟發展勢頭,車市會健康發展,但是不會像去年那么瘋狂。”徐長明預測,今年國內車市增長速度為17%,其中乘用車增幅將達21.5%。去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46.15%和52.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