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24日召開的全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透露,1-11月,全國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直接監管和委托監管的。ㄊ校┘墖屑皣锌毓善髽I,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9萬億元,同比增長2.8%,扭轉了前10個月同比下滑的態勢。 李榮融提供的數據還顯示,前11月,國資委系統監管的地方國企累計實現利潤2583.9億元,同比下降6.5%,降幅比1-10月收窄11.7個百分點,其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的地區有12個。分地區來看,實現利潤最多的前三個地區為上海、山東和北京,分別為273.8億元、244億元和209.9億元。 據專家分析,如果扣除今年物價下降因素,國企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的增幅有可能達到8%-10%。李榮融指出,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企還能取得如此成績,十分不容易。 與地方國企相比,央企的表現更為突出,前11月央企的三個效益指標均呈現同比增長的良好態勢。數據顯示,1-11月,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1萬億元,同比增長3.4%;實現利潤7109.6億元,同比增長3.4%;上交稅金9963.8億元,同比增長7%。 在分析明年形勢時,李榮融指出,國企改革發展還將面臨十分復雜的形勢,一是世界經濟復蘇基礎并不穩固,西方國家存在失業率高企、消費疲軟、缺乏新的增長點、資產泡沫積聚等現象,世界經濟復蘇將是緩慢、曲折的過程;二是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存在經濟內生性動力不足、結構矛盾突出、出口萎縮、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嚴重等問題。
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也還存在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李榮融指出,國有大型企業公司制股份改革相對滯后,公司治理結構還不完善;國有經濟布局結構還不合理,分布過廣、戰線過長等問題依然突出,產業趨同化傾向比較突出;企業發展方式比較粗放,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