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馬上過去了,當年A股行情呈現十分明顯的特征:上半年普遍上漲,下半年卻是結構分化。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自2008年底開始實施的寬松貨幣政策到2009年7月底開始出現微妙變化,即上半年的以間接融資為主向市場大量放入流動性的政策行為,進入秋天的時候,出現了以重新恢復IOP為特征的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并舉的現象,行情也從普漲轉向于結構性行情。特別是創業板推出后,對市場中股票供應增長的預期與新增貸款的擔憂形成了群體焦慮的兩個焦點。只要IPO集中出現,行情就會急速下跌,特別是推出大盤股上市,往往是行情回調的主要因素。 2010年行情會如何走?這是大家最關心的。 從資金面看,行情底部不會太低。如果說2009年經濟政策圍繞保增長展開,2010年經濟政策的大格局大方向是調整結構基礎上的惠民生、保增長。因此,股市有可能從保增長的資金推動型向業績推動型轉化。但是,即使以調結構為政策主導方向,由于中國經濟體已經持續增長,年新貸款的增長率不大可能低于18%,低于這個底線,經濟就會進入通貨緊縮,反危機的力量就會白花,因此,我們預期2010年新增貸款底線在7.5萬億元左右。如果人民幣升值預期確立,熱錢也會對行情穩定起正面作用。因此,總體上來看,如果不是過多的IPO或者再融資,2010年的股市還是不缺錢。 從結構調整看,消費類結構性機會大。如果說前三十年中國經濟主要是圍繞出口進行投資而拉動增長,從2010年開始,圍繞消費而進行軟投資將是未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軟投資包括建立覆蓋全國居民的社會保障和醫療體系,加大教育科研的投資等。在軟投資擴大背景下,消費擴容與消費升級將是2010年開局之年的重大工程。消費擴容主要依靠新三農政策的實施、城市新房改的實施和全國的新醫改的實施。消費升級主要依靠以新能源、新節能、新環保為核心的產業升級并由此帶動的裝備工業升級來實現。如果說消費擴容的主戰場在農村,消費升級的主戰場將在城市。 從價格傳遞關系看,消費類也有機會。由于2009年貨幣主要由資本品(股票、貴重金屬、地產、大宗商品)來吸收,2010年新增長的貨幣將主要由消費品和公共服務來吸收。從消費結構看,隨著物價的回升,吃飯、喝酒、吃藥將是國家政策調整的受益行業;從產業結構看,造紙、煽風(新能源)、點火(煤炭)將由于與消費升級緊密相關而受益。當然,由于公共品(水電燃氣等)價格的上升,相應的產業或者公司也會受益,而對碳排放及環境的重視,新能源汽車及造紙、環保行業仍然會因政策因素而受益,但地產由于其社會屬性,政策將不再鼓勵其過分漲價,還會因政策調整行情受到遏制。 當然,融資融券、股指期貨推出或者美元突然階段性升值等不確定的因素,對市場短期行情也會有影響。其影響的力度與范圍,要看當時的點位與政策環境了,主導因素仍然是IPO的規模、節奏及資金供應的寬松與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