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房地產價格繼續呈現加速上漲態勢,1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5.7%,漲幅比10月份擴大了1.8個百分點。 這已經超過了業界的預期。在10月份房價數據出爐后,中金證券研究員白宏煒預計全年房價漲幅最終會在4%~4.5%之間,而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則預計這一數字可能達到5%。 在距年底還有一個月的情況下,國內房價漲幅已經逼近了6%,而且短時期內看不出房價下降的跡象。 在上述官方數據發布前,周三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取消了去年年底開始執行的二手房營業稅減免優惠政策,此舉被解讀為中央意圖穩定高房價的信號。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同日聲稱將抑制投機性購房,也成為該決策的一個注解。 2006年,中央政府曾首次出臺5年內轉讓二手房征收營業稅政策,但結果顯示其并未真正發揮抑制樓市投機的效力,由于賣房者擁有更大的溢價優勢,5.5%的營業稅往往被轉嫁到購房者群體上。直至2007年9月二套房貸政策出臺,連續上漲多年的樓市才開始出現拐點。 正因如此,業界對二手房營業稅減免政策取消給市場帶來的影響仍然存在較大分歧,12月份乃至明年的房價走勢并不明朗。 但從已經揭曉的前11個月的數據來看,在連漲數月的基礎上,部分城市房價漲幅已經突破兩位數。11月份,有4個城市的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超過10%,分別為廣州14.7%、深圳12.6%、金華11.8%、銀川10.4%。 北京的這一數據為8.0%,上海為7.4%。雖然統計數據顯示京滬兩地并非是國內房價上漲最快的地方,但上述兩地的一些民眾去購房時,依然可以發現不少半年內即上漲50%的樓盤。 據《解放日報》報道,上海市市長韓正9日會見香港中華總商會代表團時表示,上海目前房價太高,下一步,上海將全面建立包括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舊區改造動遷房、租賃房在內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大型居住區建設和舊區改造,全力以赴解決好普通百姓的住房問題。 “經濟發展的同時一定要解決好民生問題,上海市民最關注的民生問題是住房。當前上海的房價太高了,近期更是出現了快速上漲的現象。房價太高,最終損害這座城市里普通百姓的利益。”韓正說。 萬科董事長王石近日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談及樓市泡沫時也表示,當前除了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其他城市的地價和房價上升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從整體來講,還沒有上升到房地產泡沫,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價格非常令人擔憂。 不過,在信貸寬松的背景下,房價的高漲并未對銷售產生明顯的影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752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3.0%。商品房銷售額35987億元,同比增長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