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往往先于經濟見底,在經濟還沒有復蘇,而且還在進一步衰退的情況下,市場已經復蘇。我國股市今年的大幅上漲也是“市場復蘇”先于“經濟復蘇”規律的再次驗證。 ●在“經濟復蘇”步伐較慢的情況下,“市場復蘇”步伐過快,會使行情出現波動甚至出現劇烈動蕩。因而市場運行還需要經濟數據的進一步驗證。
●未來“經濟復蘇”步伐的加快可能引領“市場復蘇”步伐,存在較多的投資機會。在出口復蘇的情況下,電子、機械、輕工和家電等出口行業的相關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市場在經歷了8月份大幅下跌后,終于重上3000點,期間滬深指數下跌幅度均超過20%,許多個股跌幅達到30%以上。大家對如此的下跌感到納悶和恐慌,為什么在宏觀經濟出現不斷好轉,經濟復蘇明顯的情況下,市場的走勢為什么出現了背道而馳的情況?實際上大家關心的是“市場復蘇”和“經濟復蘇”的步伐是否一致,未來是否還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市場復蘇”往往先于“經濟復蘇”
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往往先于經濟見底,在經濟還沒有復蘇,而且還在進一步衰退的情況下,市場已經復蘇。從許多對股市與經濟之間的運行規律學術實證研究中得出結論,股市大多提前半年對經濟周期變化作出反應。如美國GDP于1981年9月—1982年9月向下調整并見底,而股指已經提前半年于1981年2月左右開始向下調整,股市在GDP見底時差不多同時企穩,并提前3個月開始進入新一輪牛市。而我國股市能在去年11月份見底,并出現較長時間的大幅上揚,也是“市場復蘇”先于“經濟復蘇”規律的再次驗證。我國宏觀經濟進入2009年一季度還不令人樂觀,主要經濟指標還在進一步下行,到4、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才顯示出經濟觸底企穩的跡象,市場啟動也大約提前了近半年左右的時間。
“市場復蘇”需要“經濟復蘇”的進一步驗證
但如果“市場復蘇”的步伐遠遠快于“經濟復蘇”的步伐,市場引起調整也是自然的。今年以來,在8個月左右的時間里,上證指數從年初的1800點左右上漲到近3500點,上漲幅度達到90%左右,而深證成指期間漲幅更是達到了100%。但經濟復蘇的步伐如何呢?一季度我國GDP的增速為6.1%,與東南亞金融危機時最低點1999年四季度的增速相當,而二季度經濟增速盡管回升到7.9%,但仍屬于較低的水平。從近期的宏觀經濟主要數據來看,復蘇的步伐出現放緩的現象,如7
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環比只上漲了0.1
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額同比增長2.9%,今年以來同比數據首次出現下滑;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累計額同比增長83.1%,出現較大幅度回落。M2
同比增速28.4%,增速明顯放緩。從進出口的數據來看,1 至7
月,我國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2.7%。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2%,進口同比下降23.6%。從市場自身估值水平來看,市盈率水平從低點時的十七、八倍左右上升到三十三、四倍的水平,已經處于較高的水平。因此,在“經濟復蘇”步伐相對較慢的情況下,“市場復蘇”步伐過快,遲早會出現調整。盡管政策微調的擔心成為市場調整的重要原因,但市場自身也有調整的要求。由此可見,市場運行需要經濟數據的進一步驗證。
“經濟復蘇”將引領“市場復蘇”步伐
那么市場經過8月份的大幅調整,在股指重上3000點后,市場未來運行的情況會如何呢?筆者以為,未來“經濟復蘇”步伐的加快可能引領“市場復蘇”步伐,存在較多的投資機會。首先從美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來看,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明顯,為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復蘇提供了較好的環境。8
月份美國PMI 先行指標再次回升至52.9,為19 個月以來首次突破50 臨界值,意味著自07
年底開始的本輪制造業衰退周期宣告結束,經濟開始步入擴張期。而歐元區經濟今年第二季度環比萎縮0.1%,下滑速度較前一季度明顯放緩,預示著歐元區經濟最困難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在我國投資、消費未來保持平穩增長的勢頭情況下,未來我國出口的環境進一步好轉,將帶動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復蘇。筆者以為,出口行業的相關公司未來將受到關注,成為市場的熱點之一。出口復蘇將會給我國的制造業帶來較好的發展機會,其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將大大受益,也可能帶來較好的市場投資機會。根據我們的研究,電子、機械、輕工和家電等出口行業的相關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