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金融危機使得世界海事業面臨嚴峻形勢,但中國船舶業仍逆勢增長。”上海市造船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圣坤教授6月23日在上海舉行的2009年第15屆中國國際海事展新聞發布會上說。 廣州造船業最近就傳出好消息。上周,我國第一艘自行研制、設計、建造的世界最大噸位級別的30.8萬噸油輪(超大型油輪)在廣州南沙中船龍穴基地出塢命名。據記者從廣州中船龍穴造船有限公司了解到,該油輪由中國海運訂購,是龍穴造船基地的第一筆訂單。 大通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肖江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超大型油輪的建造體現出廣州地區造船技術日趨成熟。”據記者了解,目前僅有日、韓等少數造船大國能獨立建造超大型油輪,中船龍穴基地生產的超大型油輪開創了我國自行設計建造30萬噸級以上油輪的歷史。 這只是當前我國造船業現狀的一個縮影。中國船舶工業一季度報告顯示,我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首季造船完工47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5.5%,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41億元,同比增長42.9%。另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到2011年,中國造船年產量將達到5000萬DWT(載重噸),至少占全球總量的35%,中國船廠的綜合產能為2881萬DWT(載重噸),占全球總產能的29.5%。 但是喜中有憂。肖江峰對記者分析,今年一季度完工的造船量多為“兩三年前的定單”,不能由此斷定中國造船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小。隨著時間推移,金融危機對中國造船業的影響將日益顯現。中國船舶工業一季度報告數據顯示,我國首季承接新船訂單卻只有44萬載重噸,同比下跌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