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個月,上海銀行業信貸投放可用三個“明顯增加”概括。 上海市發改委、央行上海總部和上海銀監局日前聯合召集24家在滬中資商業銀行主要負責人,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目標政策作專題座談。 上海銀監局相關人士表示,前2個月,上海銀行業運行特征可用三個“明顯增加”概括:一為新增貸款明顯增加。二為銀行支持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貸款明顯增加。去年10月至今年2月,5家大型銀行在滬分行貸款金額1億元以上的大客戶,簽約合同金額共計2049.73億元,已提款1629.14億元,提款率為79.48%。其中,對重大工程、重點項目貸款簽約合同金額為652.42億元,已提款481.63億元,提款率為73.82%。三為對優質房地產項目開發貸款明顯增加。 信貸投放迅猛增加的同時,上海銀監局對風險把控提出更高要求。滬上大額貸款客戶數量和貸款總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大額貸款占比持續上升。針對這些情況,上海銀監局提出,各銀行要密切關注大額貸款風險,特別要關注大額集團關聯企業客戶風險,加強對大額集團關聯企業風險預警監控和處置化解能力,防范大額客戶資金鏈斷裂風險。各銀行需加強項目貸款資金監控使用及區縣融資企業授信規模管理。 “加大對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特別是在建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為進一步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上海銀監局相關人士表示,做好對有實力、有信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兼并重組有關企業或項目的融資支持和配套金融服務;加大對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費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普通商品住房消費;嚴格執行二套房貸首付比例政策。 上海銀監局鼓勵和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銀團貸款,合理分散信貸風險,為符合條件的政府投資項目提供有效信貸支持。原則上,10億元以上的項目貸款必須以銀團貸款方式發放。 “要改變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晚投’和‘慢投’為‘早投’和‘快投’,以實現早投放、早見效的目標。”上海銀監局局長閻慶民指出,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加深的背景下,上海經濟金融形勢面臨一定困難,主要經濟金融運行指標呈現“多減少增”趨勢。盡管存在一定挑戰,上海中資銀行仍不斷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加快信貸結構調整,加強銀行服務創新,有力支持上海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截至2月末,上海銀行業機構貸款余額為25158.6億元,比年初增加1022.6億元,同比多增44.7億元。統計表明,上海世博會配套項目、軌道交通、干線公路、城區及郊區的道路改造、電廠建設、鋼鐵、造船、政府配套房、經濟適用房等項目都得到銀行信貸資金的重點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