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因為隨意張貼小廣告,小鄧來到上海市黃浦區城管督察大隊接受教育和處罰。這是去年9月上海啟用新一代通訊平臺“呼醒你”之后,主動來接受處理的幾百例中的一例。 主動來受罰,說明新手段有效;僅有幾百人主動前來,對于治理街頭巷尾鋪天蓋地的小廣告來說,還遠遠不夠。
“呼醒你”呼來635人主動接受調查
前不久,小鄧接到了城管“呼醒你”的告知短信沒有及時去接受處理,手機被停機了。“這個號碼對我的業務很重要,所以來恢復。”他告訴記者,已接受了500元的處罰,正等待復機。 上海城市管理執法局執法處副處長王汝偉介紹,為治理“小三亂”(亂招貼、亂刻畫、亂涂寫),2003年12月開始啟用語言警示系統,俗稱“呼死你”,就是收集違法小廣告上留下的電話,利用電腦通信技術每隔8秒呼叫一次,迫使違法人員主動接受執法,或被迫停機。但從收集號碼到上報,再到執行呼叫,直到“呼死”,整個流程需3周左右。“有這3周,廣告目的已達到了,‘死了’也無所謂了,重新買個號再貼廣告就行。” 而且,“呼死你”執法成本過高。僅租賃服務器一項,年均成本就要2.4萬元;每呼出一次還要支付通話費,加上原始投入12萬元、租用網通公司兩條線路的月租費,一年執法成本最高達24萬元,一度比處罰收入還高。最麻煩的是,有的根本不接聽,有的同樣利用通信手段反呼叫,甚至惡意轉接到執法部門的電話上。 為此,城管部門與電信部門再度合作,升級原系統并開發了短信提醒系統“呼醒你”,以短信群發方式來進行提醒,告知其違法、違規的事項,并通知其在48小時之內到指定地點配合調查,否則將被停機。 高頻率呼叫變成了僅僅兩條短信提示,會更有效嗎?王汝偉介紹,從呼出短信到停機,最快第二天就能完成,讓小廣告貼了也沒用,提高了執法效率和威懾力。去年1—8月,用老系統上報了1929個號碼,真正停機處理的只有763起。而從9月17日試行至今年初,“呼醒你”系統已對3349個電話號碼進行了短信提醒,并有635名“三亂”當事人接到短信后配合接受了調查,遠高于“呼死你”的效果。
電子化“治癬”為何力量不濟
從“呼死你”到“呼醒你”,折射了上海城管文明執法的理念之變。不過,對于鋪天蓋地的“小三亂”而言,一年僅處罰上千個電話,還是顯得力量不濟。 黃浦區是“小三亂”重點進攻地區。區城管大隊的一個城管員,把一個多月清除的小廣告粘貼成球狀,竟達上百公斤。黃浦區城管大隊孫文勇描述:“‘小三亂’有多瘋狂?早上鏟掉,第二天又鋪天蓋地。他們有嚴密的組織,有管業務的,有管印刷的,有專門張貼的,還有片長,對張貼的業務員進行考核。”貼過小廣告的小鄧也告訴記者,200元可以印兩萬張小廣告,還包括電話號碼費,成本很低。 面對瘋狂的“小三亂”,城管所能做的一是清除,另一個就是教育、處罰。目前處罰主要依靠“呼死你”和“呼醒你”系統,主要管理范圍還只能是道路,難有更多作為。“你只能處罰他們的張貼行為,不能干預他們的通信自由。處罰的數額也有限,最高500元,最低只有50元。”王汝偉說。 讓城管頭疼的是,有些小廣告明顯違法,但廣告主愿接受處罰,停機后還不得不為他復機。“比如辦假證的,你一發短信通知,馬上就來接受處罰,明知道他不合法,還得依據條例給他復機。”孫文勇說。黃浦區城管大隊董琪補充:“一個假證能賺幾百元,罰完款就能不停機,所以他們愿罰。”還有更頭疼的。“假如廣告主用的是外地手機,可以短信告知,卻不好停機,因為牽涉到外地電信部門,難以實施處罰。”黃浦區城管大隊張旗說。
“零容忍”治理還須法律支持
常有人問:能不能在城市里設些專門的地方發布這些張貼的廣告?城管工作人員說,在上海,各社區已有這樣的招貼欄,但是真正去貼的不多。作為小業主和張貼人,小鄧解釋其中原委:招貼欄看的人少,效果不好。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上海的許多區也在探索治理機制的轉變。在各區上報的處罰表中,靜安、盧灣兩區的數字都為0,表明兩區的“牛皮癬”整治很有成效。“對于‘小三亂’,我們的態度是‘零容忍’,因為它有極強的傳染性,今天允許存在幾張,明天就會幾何級數地增長,所以絕不能容忍。”靜安區市容環衛局局長李衛平說。 真正做到“零容忍”并不容易。靜安區摸透了“小三亂”的發布規律,張貼人一般是早上5時左右張貼,城市協管員在5時后就開始清除,在他們的片長出來檢查前全部清除完畢,片長不見張貼就不會發工資,幾輪下來,再沒人敢到靜安區貼小廣告了。 與此同時,靜安區不斷尋找新的科技手段對付“小三亂”。電線桿是主要陣地,為了不讓它們生根,靜安區將所有電線桿都涂上了含有納米材料的涂料,小廣告貼上去會自動脫落。見此張貼人又把廣告貼在人行道的地磚上。“我們對此發明了火槍清除法,火到之處,所有廣告自動脫落,且不留痕跡。”靜安區市容辦主任董幸福說。 目前,上海借迎世博之機,正在討論修改市容管理條例,以給予“小三亂”治理更有力的法律支持,包括對發布者更嚴厲的經濟處罰,以提高企業主違法發布的成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