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浙江海力士電器有限公司通過國際易貨網,和匯源果汁集團達成了總額為1000萬元左右的易貨交易。除此之外,新飛電器、澳柯瑪等不少國內知名品牌都在國際易貨網上有易貨貿易的記錄,每筆數額都不小。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企業也在轉變思路,通過易貨換物的方式節約成本。對此,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的張旭昆教授認為,在網上以物易物是貨幣經濟中的個別現象,但背后的基礎還是貨幣交易。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不少企業紛紛爭做“易物族”,將形形色色的東西搬上網,以這種交易方式“變廢為寶”減少庫存。
突破現金為王的思維定勢
在“金融海嘯”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銷售難的背景下,也開始關注起這一原始的貿易方式——企業易貨。 當許多人都在為企業不景氣而頭疼時,國際易貨網總裁崔國誠卻忙得不可開交:“從2008年8月到目前,網站的客戶數量增長了4成,電話咨詢不斷。家電產品、汽車、服裝、玩具、食品飲料、廣告、旅游產品……這些類別的商品在網上成交量和點擊率最高。” “經濟不景氣,耐用品銷售情況不佳,公司庫存增加,”浙江海力士電器有限公司的袁亞峰經理告訴筆者,“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突破現金為王的思維定勢,嘗試網上易貨,效果非常不錯。公司通過和匯源果汁集團互換貨物,易回的果汁用作企業職工福利和電器銷售時的促銷贈品,對方則將易貨得到的展示柜用在商場、酒店和經銷商產品展銷使用,雙方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都得到了降低。” 袁亞峰非常看好今年的網上易貨市場:“我們已經制訂了今年的網上易貨計劃,確定擴大今年網上易貨的總額,力爭突破一個億,換回一些企業所需的設備、促銷品和汽車。估計今年網上易貨這塊蛋糕會有更多企業來參與。”他滿懷信心地說。
金融危機下的緩兵之計
“網上易貨換物可幫助企業有效解決銷售不暢、庫存積壓、資金短缺等難題,對企業渡過金融危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崔國誠表示。 “以前,企業要先賣出產品,再拿錢去買東西,現在通過易貨可以同步實現兩家企業的銷售和采購,相當于一次做了四件事情。一般產品的銷售成本含廣告費為27%左右,而易貨為5%-7%,可節省20%的銷售成本。”崔國誠為企業算了一筆賬。 對此,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的張旭昆教授認為,隨著網絡的發展,物物交換的比例會提高,換貨經濟正在成為貨幣經濟有益的補充交易形式。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企業可以通過網上易貨,盡量多地保留現金,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說頗有益處。不過,張旭昆教授強調,這是目前經濟背景下的緩兵和權益之計,占主導地位的仍是貨幣交換。
網上易貨須多長個心眼
筆者發現,國內的易貨網站形式多樣,而這些網站一般都發布了免責聲明。對此,很多人想知道,如果易貨過程中遭遇欺詐,網站是否應承擔責任?假如買到假貨又該怎么辦?如何保證售后服務? 浙江東辰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建東認為,易貨網站多為“換客”提供一個信息發布和交流的平臺,只能對信息的違法性進行初步篩選,物品的真實狀態還是應由“換客”自己來確保。 王建東提醒說,網上易貨是目前法律監管的空白,在進行物品交換時,“換客”最好能留下對方的真實聯絡方式,并將網上或電話記錄留存好。在易物時,最好選擇同城交換,在交換貨物時要仔細驗貨。另外,易貨雙方在易貨過程中,要將貨物的有關憑證也進行互換,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隱蔽瑕疵造成的麻煩,售后服務也相應得到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