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月19日電 記者從商務部獲悉:正在安哥拉訪問的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19日表示,中非貿易額去年達到106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提前兩年實現預定目標
2000年中非貿易額首次突破100億美元,此后連續數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特別是近年來中非經貿合作發展迅速。同時,中國對非投資穩步發展。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50億美元。 商務部西亞非洲司司長周亞濱日前說,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召開,胡錦濤主席在峰會上宣布了加強中非務實合作、支持非洲國家發展的8項政策措施,受到非洲國家的熱烈歡迎。兩年來,在非洲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中方本著互利共贏、友好協商、高效務實的原則,積極落實8項政策措施,推動中非經貿關系全面發展。 “北京峰會設定的目標是到2010年中非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現在這一目標提前兩年實現了,表明中非經貿發展的勢頭非常好。”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對本報記者表示,這得益于雙方經濟互補性強、中非之間直接貿易比重上升、非洲購買力增強等因素的推動。
給非洲帶來巨大利益
賀文萍說,中非經貿合作給非洲帶來了巨大利益。根據測算,僅中非貿易一項,對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就達到20%。中非經貿合作也給普通非洲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產品物美價廉,價格相對歐美產品便宜得多,深得非洲人歡迎。中國各種類型和層次的商品滿足了非洲不同購買力人群的需求,從而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 周亞濱介紹說,中國企業在非投資項目分布在48個非洲國家,涉及貿易、生產加工、資源開發、交通運輸、農業及農產品綜合開發等多個領域。中國的承包工程企業,與非洲國家開展項目合作,參與非洲國家建設和發展基礎設施。中國企業帶去了適合非洲國家的技術,為非洲國家培養了經營管理人才,增加了當地的稅收和就業,降低了工程費用,幫助非洲國家增強了自主建設的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受到普遍歡迎。2007年6月由國家開發銀行出資成立的中非發展基金,目前已投資10余個項目,投資額約2億美元。
深化合作再上新臺階
陳德銘表示,中國政府今后將著重在4個方面發展對非經貿合作:一是繼續擴大中非貿易規模,中方將有針對性地擴大自非進口;二是中國將利用中非發展基金、境外經貿合作區等舉措,支持中國企業擴大對非投資,重點幫助非洲國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通訊、發展加工業和制造業,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并積極探索在旅游、金融、科技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三是繼續擴大對非援助規模,中國將繼續向非洲國家提供力所能及、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四是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為雙方企業開展合作搭建有效平臺,加強對企業合作的服務。 陳德銘強調,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給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帶來不利影響。他指出,不少非洲國家經濟基礎相對較弱,對外資依賴程度高,資源能源價格大幅回落給依賴大宗初級產品出口的國家帶來了較大困難,“我們希望通過訪問,加強中非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 賀文萍說,面對金融危機的蔓延,不少非洲朋友都表示,希望進一步加強同中國的合作,他們認為,這是進一步加強同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合作關系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