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東局勢以及俄羅斯與烏克蘭天然氣糾紛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昨日繼續走高。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27美元,收于每桶48.81美元,漲幅達5%。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2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40美元,收于每桶49.31美元。不過歐佩克稱,巴以沖突不會導致石油禁運。“現在已經把政治和商業決定分開處理。” 與此同時,歐佩克1月5日發表聲明稱,該組織將在今年第一季度嚴格執行去年12月作出的減產決定;每日將全面減產420萬桶,直到原油庫存量降到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以下。
或是抄底良機
清華大學能源專家管清友認為,從決定油價基本面因素看,世界經濟短期內仍難以回暖,需求短期難以回升,因此較長時間內油價難以快速回升。“國際油價從去年7月高點147美元已下滑近70%,46美元相對而言仍是較低的價格,是加快石油儲備的好時機。” 據美國媒體報道,布什政府最近提議,到2010年1月底之前,將戰略石油儲備規模增至滿負荷水平。 但我國進口原油量并未因國際油價下滑而大幅增加。據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月,我國進口原油量陡然降至全年最低水平,只有1336萬噸,相當于326萬桶/日,較10月環比下滑13.33%,較2007年同期下滑1.86%。
半年后油價或反彈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李向陽此前對記者表示,從長期來看,國際油價可能還會繼續下降,至少在2009年總體上是處于低位的,但具體會維持在什么水平還無法預計。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油價最近波動的首要因素仍是地域沖突,但這并不是油價反彈的標志。如果這一沖突在短時間內得到平息,國際油價可能會回落。但從長期來看,隨著世界石油產量下降,油價將反彈,可能回穩至70-80美元/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