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一旦當上公務員就一輩子不用擔憂的中國的公職社會,將引入不亞于資本主義國家的競爭機制。因為,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公職社會也要嚴格適用市場理論。 中國媒體日前報道說,國家近日公布實施《公務員考核規定》等三個試行規定,在整個公職社會擴大實施“在公務員考核中連續兩年獲得最低等級的公務員要強行辭職”的制度。 據報道,中國1200萬名公務員每年將接受德(品性)、能(能力)、勤(態度)、績(業績)、廉(清廉度)五個方面的考核,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如果連續兩年被評為最低等次“不稱職”,就會被辭退,即使獲得一次也要接受降職和減薪的處罰。
中國制定不是以腐敗為由,而是以職務考核為標準的公務員辭退條款,這還是第一次。 在做出上述決定之前,中國從2006年開始一直在地方城市試點實施這項制度,因此,公職社會的氛圍最近正迅速改變。根據廣東省青年干部研究院最近公布的調查結果,因為擔心不能晉升和業務上出現失誤,五成以上公務員飽受業務壓力綜合征的折磨。河北省一名女公務員說:“一到業務考核的季節,就擔心會受到上司的指責,從而出現失眠癥狀,不愿意上班。”但是,公職社會的競爭不再像過去那樣可以躲避。此次措施中包含著中國最高領導層要徹底杜絕公務員腐敗并加強國家競爭力的堅定決心。 在中國,公務員仍然是非常受歡迎的職業。因為,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和民間領域的工作人員相比,公務員在職業穩定性等很多方面占優勢地位。因此,中央部門公務員被稱作“金飯碗”,地方省級公務員被稱作“銀飯碗”,地方主要城市公務員被稱作“銅飯碗”,農村公務員被稱作“鐵飯碗”。但專家指出,這些飯碗不會持續保持下去,巨大的變化已經開始。
(12月4日 韓國《朝鮮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