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士在日前召開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階段總結和成果匯報大會”上透露,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研究與產業化獲得重大突破,現已建成包括6個核心網絡、22個城市59個節點以及北京和上海兩個國際交換中心的網絡、273個駐地網的IPv6示范網絡,預計未來商用化推廣將為硬件設備商提供大規模的市場需求;與此同時,中國本土的互聯網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的意識非常積極,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在為下一代互聯網的行業標準研發過程中爭相發出“中國聲音”。
首次進入核心標準領域
由于網民人數激增,現行的基于IPv4協議的網絡基礎設施和網絡服務受到地址空間匱乏、帶寬瓶頸、網絡安全等問題所困擾,國際因特網工程任務組(IETF)從1995年開始,著手研究開發下一代IP協議,即IPv6技術,使網絡容量從2的32次方增加到2的128次方,因此它的網速更快,比現有網速高至少1000倍。 正是由于IPv6能夠大規模地提高網絡傳輸容量和速度,所以這項技術從誕生起就引起了全球各國的重視:日本和歐洲已經建成IPv6商用網;美國國防部宣布在2008年前將軍方網絡升級到IPv6;中國也早在2003年就啟動了“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目前已經開展了大規模的基于下一代互聯網的應用研究,依托6大核心網絡,先后布置了與產業化相關的項目103項,參與企業多達數十家。 業內人士普遍達成共識:中國曾經錯過了IPv4的“快車”,但是絕不能錯過IPv6,特別是技術發展方向和標準方面,必須要發出中國自己的聲音,才不會跟在國外技術標準后面,在新一輪信息技術的競爭中被淘汰。 為此,“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加緊了對自有技術、標準的研發過程。據介紹,目前該項目已經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共申請國內專利619項,國外專利5項。形成了國家標準4項,提交國標草案10多項,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等行業標準10多項;此外,已向國際互聯網標準組織(IETF)申請互聯網標準草案9項,已獲批準2項,首次進入互聯網核心標準領域。
加強應用層面標準研發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外國政府正在制定IPv6產業政策之外,一些產業巨頭也加緊了對應用層面的研制,如軟件方面,微軟的Vista系統早已實現支持IPv6;應用接入方面,谷歌公司使用“ipv6.google.com”開展下一代互聯網搜索業務。專家指出,在這些領域是下一代互聯網領域中外企業直接較量的場所,如果中國企業不能在這些方面參與標準制定,發出自己的聲音,將來必然會處于被動跟隨的局面。 據了解,目前已有百度、天地互聯等多家公司參與了下一代互聯網應用層面的行業研發。 天地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劉東表示,應該鼓勵中國本土互聯網企業積極參與到技術標準的制定研究當中,鼓勵企業接受全球化的標準測試,才能在未來國際市場上取得核心的先機。 此外,本土搜索企業百度也宣布正式介入下一代互聯網的研發與標準研制工作中,目前通過與思科合作,實現了模擬未來網絡環境的“10G服務器接入、100G骨干網帶寬互聯”的網絡平臺的整套方案研發、部署及測試;并與華為、H3C等公司進行的下一代以太網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研發。分析人士指出,百度目前所進行的技術研發及儲備工作,已經涉及到了包括核心網設備、接入設備、終端設備、測試儀器等在內的一條完整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產業鏈,這將非常有利于推動下一代互聯網標準化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