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口港角色定位很明確:合力共建世界級功能大港,而不是各自為陣、拼搶資源。長三角港口群合作的目標應該是在長三角建立世界級的功能大港
10月28日,伴隨萬噸級大型船舶的巨聲鳴笛,長三角又一深水海港洋口港,在江蘇省如東縣實現初步通航,海洋鐵路同時破土動工,長三角港口群又增添新的一員。 洋口港位于江蘇南通市如東縣,地處長江和中國東部海岸的交匯處。自2003年正式建設,計劃整體投資50億至60億元。據介紹,在1983年交通部海洋資源普查中,如東發現一條水深達17米以上直通太平洋的潮汐通道,3萬年前這里曾是古長江的入海口。專家論證,這里不僅是江蘇沿海難得的深水大港港址,也是中國東部沿海罕見的國際性天然深水海港港址,可建5萬噸至30萬噸級泊位62個。 “當前海洋運輸正朝著特大型方向發展,洋口港可通行30萬噸巨輪十分難得,而且洋口港與天津港、連云港等港口相比,是距離太平洋主航道最近的一個港口。”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穎向記者介紹,目前長三角南部有寧波港、北侖港、洋山港、上海港,北部有連云港,但從連云港以南到長江口,880多公里海岸線上無港口,是個空白地帶。該港通航,結束了長江口北翼無深水海港的時代,“以上海為中心、以寧波港為南翼、以洋口港為北翼、以長江諸港為縱深”的長三角江海港口新布局正在形成。
助推蘇北經濟
“洋口港的通航以及由之催生的臨港產業集群,無疑將對蘇北經濟有很大的推動。”中國港口協會副秘書長杜麒棟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長江以北的蘇中蘇北地區經濟一直欠發達,該地區的進出口貿易額和人均GDP都遠落后于蘇南,應該說長三角內部區域經濟差距相當大。除了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他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江蘇沿海缺少一個像寧波港那樣能促進和帶動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深水港口。 據了解,在洋口港通航當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如東沿海經濟合作洽談會上,共簽約項目40個,總投資650多億元。投資涉及化工、能源、電子、機械、旅游、房地產等領域,其中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電力能源基地建設項目達300億元;龍源電力集團投資的1000兆瓦潮間帶風電場項目達180億元。如東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海洽會的簽約投資金額在如東乃至江蘇省都是規模空前的。 如東縣委書記周鐵根則向記者透露,今后幾年,還有20多個投資超10億元以上的項目要落戶如東。“這種架勢就像10年前的昆山。”
“一體兩翼”港口群待完善
長三角是我國港口密度最大地區之一,依托長三角及長江流域腹地經濟,長三角港口群發展快速,2007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約占全國45%,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分別成為全球最大、第三大綜合港。蓬勃發展的同時,長三角港口群也呈現相互趕超、激烈競爭的態勢。來勢迅猛的洋口港,會否給業已競爭激烈的長三角港口群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 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劉作亮表示,港口之間的競爭不能停留在吞吐量上,港航經濟的發展還要看配套設施、集疏運體系、服務質量等方面,而洋山港具有規劃設計優勢和服務管理優勢。 對此,周鐵根則表態,洋口港角色定位很明確:合力共建世界級功能大港而不是各自為陣、拼搶資源。洋口港主要發展大型臨港石化、能源、冶金及現代物流產業。 在今年8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對長三角港口群的定位有一明確說法,即“進一步整合港口資源,加強港口基礎設施、集疏運體系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盡快建成以上海為中心、以江蘇和浙江港口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 國家發改委長三角區域規劃綜合組主要成員郁鴻勝表示,由于功能劃分不精確,長期以來,各大港口競爭激烈,甚至出現惡性競爭的情況。而國務院提出以上海港為中心、江蘇和浙江港口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框架,使各方分清了功能定位,明確了發展方向,有利于長三角港口在互補中謀求共贏。他認為,洋口港開啟了江蘇出江入海的新通道,也將進一步完善長三角“一體兩翼”港口群的格局,改變當前長三角地區的港口經濟“南強北弱”的格局。 長三角港口群合作已是大勢所趨。上海組合港辦公室規劃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港口合作的目標應該是在長三角建立世界級的功能大港。目前,長三角港口群在口岸通關環境、港航人才資源、現代航運服務業等方面還存在著薄弱環節或制約因素,這些軟環境建設應該成為長三角港口群合作的當務之急。同時,長三角各港口應明確定位,實現錯位發展,形成合作共贏的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