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雖然反反復復,但總的趨勢還是受世界經濟大環境影響,全球經濟現在仍處于下行通道,中國經濟也不例外,所以,中國的股市在短時間內想通過外力止跌回漲的可能性很小。”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室副主任劉煜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經濟下滑拖累股市反彈
股市被譽為是經濟的晴雨表,所以,經濟下滑股市很難高歌猛進。劉煜輝指出,首先,單從中國的經濟面來講,中國經濟已經處于下行通道,這一趨勢可能會隨著世界經濟的繼續下滑而延續,所以未來兩個季度,中國經濟反彈的可能性很小。 他表示,經濟下滑的嚴重程度會被投資者的預期放大。“投資者一般都是買漲不買跌,如果經濟持續下滑,投資者看不到反彈的希望,那么經濟下滑的嚴重性就會被放大。”他說。 此前,IMF把今年美國的經濟增長預測從1.6%調為0.8%,歐盟從1.3%調為0.4%,全世界從3.9%調為2.8%,明年美國為0.4%,歐盟為0.6%,全世界為3.2%。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提供給本報記者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從國內來看,盡管政府把保增長擺在了重要位置,但經濟運行已經進入了周期運行的下行通道,特別是外部影響的顯現,今年全年的增長率有可能在9.3%左右,明年有可能降到8.5%。 劉煜輝指出,其實中國經濟的下滑已經不可避免,金融危機前,歐美日的低利率政策使很多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中國是這些資金的最大流入市場,現在金融危機已經傷及美歐實體經濟,所以,這些國家的去杠桿化步伐加快,導致大部分資金回流,這是中國經濟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外匯管理局昨天發布的最新數據統計,2008年上半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719億美元,下降20%。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408億美元,證券投資凈流入198億美元,其他投資凈流入97億美元。
救市政策仍在“抓癢”
昨日(10月29日),滬深兩市小幅高開后,還是延續了跌勢,截至收盤時,上證綜指收于1719.81點,跌2.94%。10月27日,韓國央行將銀行基準利率從原來的5%下調至4.25%。隨后,歐美紛紛作出降息表態,“全球再度聯手降息”預期開始籠罩全球。這被很多分析師認為是A股小幅高開的原因。 但劉煜輝認為,這些政策的出臺,只能給投資者小小的“刺激”,如果經濟的下滑勢頭不能因此而改變,投資者可能會更加失望,最后可能會對這些政策麻木。 一直以來,限制大小非減持、加大央企入市增持或者回購力度、降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被認為是對股市有實質性利好的政策。但有分析師指出,外國救市拿出的是真金白銀,而中國股市最根本的問題仍沒解決。“我們需要的不是停非停新!我們需要的是大小非按照股改開盤價限價減持,我們需要的是新股發行更加公平,普通投資者應該享有按照凈資產認購新股的權利!”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