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傭金價格戰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但本報記者日前從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券商營業部了解到,一些券商營業部的傭金水平卻開始悄悄地逆市回升,轉而在服務上動起了“腦筋”。
價格戰問題顯現
由于目前國內券商在經紀業務模式上較為單一,競爭同質化十分明顯,因此,壓低傭金水平,大打“價格戰”也就成為這一業務領域中的主要競爭手段。但隨著“價格戰”的逐步升級,潛在的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 “為了爭奪客戶,傭金水平是一降再降。從‘價格戰’的結果來看,盡管市場占有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總體收入卻不增反降。”北京某營業部總經理向記者抱怨,“拉的客戶越多,收入反倒越少,感覺有點像‘賠本賺吆喝’”。 有這種抱怨的并不止一個,一些營業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達了類似的想法。北京某大型券商的營業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單純靠降低傭金價格拉來得客戶并不穩定。“你低,其他券商可以比你更低,不少客戶在不同券商之間游走,來得快,走得也快。這根本就不是長久之計。” 來自本報的統計顯示,今年以來,部分大型券商的傭金水平出現明顯下降,較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甚至打了“五折”,而一些中小券商則更低。某大型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場行情的低迷造成新增開戶數減少,交易量持續萎縮,券商經紀業務已經初嘗寒意,愈演愈烈的價格競爭更是為其雪上加霜。 招商證券副總裁熊劍濤曾明確表示,短期來看,傭金價格戰的效果可能比較明顯,但從長遠來看,這種爭奪客戶的方法對證券行業的損傷很大。證券經紀業務的根本,應該是以專業化服務取勝。
轉戰服務領域
面對“客戶增而收入減”、“客戶來了又走”的窘境,越來越多的券商開始認識到,靠打“傭金價格戰”,局面勢必難以為繼。一些券商開始謀求新的突破,在提高服務水平上動起了“腦筋”,把原來只有大客戶才能享受的“一對一”服務模式也引入到了中小投資者身上。 據記者了解,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營業部紛紛對開始嘗試這一模式,只要中小投資者愿意支付相對高一些的傭金費用,就可以享受到這一服務。而還有一些營業部則干脆放棄了降價的策略,直接將傭金水平定在一個相對略高的位置,同時告訴投資者他們可以提供更多、更專業的服務。 上海虹口區一營業部副總經理告訴記者,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下半年該營業部將成立VIP客戶服務中心,為客戶提供“一對一”的服務。對于這一業務模式所能帶來的效果,該經理表示“十分有信心”。 除了資金、市值規模較大、成交量較大的客戶可以直接升為VIP級外,上述經理還告訴記者,該營業部對那些想要得到VIP服務、但沒有達到“硬指標”的客戶也開了“窗”,門檻是該客戶愿意支付相對較高的傭金率。 業內人士指出,小幅提升傭金水平對資金量不大的客戶來說,影響并不會很突出,而所能享受到“一對一”服務則是以前中小客戶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些投資者也表示,用較低的花費就能換來更為專業的服務,這對于他們很有吸引力。 實際上,位于浙江的一些券商營業部早已開始啟用這一業務競爭模式。據記者從這些營業部的了解,“一對一”服務模式使得營業部對客戶的需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扎實”了與核心客戶之間的關系。除了服務質量提升的提升,由于有研究部門、投行部門的參與和支持,服務的專業化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這一模式被證明是有效且成功的,那么券商在“價格戰”上的熱情將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