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本市場回調使很多計劃IPO的項目都不能發行了。”鼎暉創投董事長吳尚志昨天在“2008年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中期論壇”說,PE(私募股權投資)和VC(創業投資)只有增加對被投資企業的增值服務才能渡過難關。
股市回調 PE改策略
吳尚志表示,過去三年資本市場非常好,對PE來說,有一段時間退出通路暢通無阻,A股市場的溢價期望值很高,但是,隨著全球資本市場的調整,“這個生意模式現在出現了一些問題”。目前這種退出的困難使PE開始改變策略。 “我們可以耐心等待。”美林亞太董事江經宇認為,用自己的資本進行投資的壓力比較小,我們要花更多時間增加公司價值,特別是在金融方面能夠給被投資企業一些服務。 “雖然我們認為全球資本市場不可能會在6-12個月之內會有很大程度的恢復,面對油價高企、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我們也不能永遠不投資。”捷鴻資本創始人王剛說,既有市場好時的投資方法,也有市場平淡時的投資方法,比如,油價高企對新能源的投資反而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另外,還可以進一步挖掘有高附加值的制造業,只要公司的素質不錯,中長期成長性比較好,今年不能上市,明年、后年也能上市,“我們反而認為,市場調整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淘金機會,因為在資本市場價格下調之后,私募市場可投資的公司會調整到一個相對比較合理的水平。”王剛表示。 美國德太增長投資基金楊曉湖說,我們在做任何項目投資之前,都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作為并購基金,一個項目從開始投資到最后退出有三到五年的過程,基本上是企業重塑的過程。 “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評估、決策的過程會比較謹慎,在討論企業是否值得投資的時候,我們更多是看重企業的現金流、盈利能力,還有企業未來一到兩年資本支出的計劃。”楊曉湖認為,能夠抗風險的企業才可以在資本的幫助下度過市場“寒冬”。
估值回調 市場健康
IDG創始合伙人熊曉鴿表示,一個基金的公司能夠長期發展下去必須學習,對行業、市場、產品和服務都要不斷地學習,“我們還要繼續練內功,在新的形勢下,新的挑戰中作出一些新的事情來”。 上海聯創管理合伙人馮濤認為,資本市場冷一冷有好處,投資市場也應該冷靜一下。 “現在的股票市場對我們的IPO確實有影響,但也會使投資的價格低一點。”軟銀賽富首席合伙人閻焱表示,中國的經濟在今后的五到十年中面臨一個重大轉型期,這個轉型時期對于VC和PE來講是“好事要大于壞事”。在經濟進行重大轉型的時期,都會給直接投資帶來巨大的機會,行業的重整會造就世界級的公司。 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陳浩說,今年聯想投資剛剛完成了第四期基金的募集,新的基金的規模是4億美金,超過前三期的總和,“這代表我們對中國創投環境和未來發展一種看法,我們覺得還是大有可為、大有機會”。現在,這個市場雖然表現出來一些價格上、競爭上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中國的資本投資回報的高潮并沒有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