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昨日(6月19日)專門發表聲明,否認參與調查微軟等企業涉嫌壟斷行為。 在該聲明中,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近日來,媒體刊登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官員正聯合研究機構,對國際軟件業巨頭涉嫌市場壟斷行為進行調研”的有關報道嚴重不實。 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到目前為止僅委托過相關機構就國內盜版率問題做過調查研究,且研究結果已于5月28日通過媒體發布。但該部門從未做過針對企業涉嫌市場壟斷行為的調查,目前也沒有開展這方面工作的打算。 記者聯系國家知識產權局,獲得的答復是,請媒體以已經發表的聲明為準,不要為了追求新聞轟動效應亂加猜測。 關于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在調查壟斷企業的新聞始于國內某財經媒體,該媒體援引消息人士言論,指出知識產權局辦公室可能會在8月1日反壟斷法生效后,對微軟等涉嫌壟斷的企業進行訴訟。隨后,該新聞被國內外多家媒體轉載。 此前,媒體報道,國家知識產權局針對壟斷企業發起調查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價格歧視”。報道指出,“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零售價格為1000到2000元人民幣,Office軟件的價格是4000到5000元人民幣,加起來比一臺電腦的價格還要高。”這一價格嚴重高出微軟同類軟件產品在美國的售價。 針對媒體關于政府正對微軟在中國軟件市場中的壟斷行為進行調查的報道,5月18日,微軟公司官方對外表示并不知情。不過,記者通過其他渠道了解到,微軟Windows
Vista系統的售價與此前媒體報道有出入。在某大賣場里,本周微軟Windows
Vista家庭基礎版和Office2007學生版分別定價為499元和699元。微軟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定價較前幾年已經有所下調。 另外,有法律界人士向記者表示,反壟斷法出臺后,相關的后續監管工作對口單位應該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而不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如果知識產權部門介入,也應該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授權下進行。 過去幾年,微軟在美國、歐盟和亞洲的韓國等地先后遭遇了反壟斷調查,雖然微軟降低了軟件價格,提出軟件產品逐漸走向免費等舉動,仍然改變不了其壟斷企業的固有形象。8月1日反壟斷法正式實施后,中國將有法律依據對微軟進行調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