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07年德國汽車業有喜有憂。喜的是出口猛增,憂是的國內汽車市場低迷不振。
盡管歐元對美元匯率不斷上升,但德國汽車出口卻升勢不減。去年1月至10月,德國汽車出口已達361萬輛,一年內增長11%,連續5年創新高。寶馬、奔馳、大眾公司盈利大幅增長,大眾去年第三季度凈盈利9.47億歐元,而前年同期僅為2300萬歐元。
與此同時,德國國內去年1月至10月注冊的新車銷量僅為262萬輛,同比下跌8%,預計全年為310萬輛,均創歷年新低。據分析,多種因素造成了德國國內汽車業的萎縮。首先,去年德國將增值稅率從16%提高至19%,促使民眾去年提前購置新車約10萬輛,以減少購車開支。其次,汽車保險費上調、油價上漲使人們購車猶豫不決。第三,環保呼聲高漲,民眾擔心政府會開征環保稅,采取了觀望態度。
歐盟委員會提出,至2012年,歐洲生產的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超過每公里120克。而德國汽車耗油量大,污染相對嚴重,特別是高檔車型。為了應對汽車的未來發展趨勢,德國汽車制造商紛紛加大了投資力度,開發節能環保的新車型。大眾公司日前宣布,在2008年至2010年將投資289億歐元,用于研發新車型,以促進現有工廠的現代化,并計劃在俄羅斯和印度投資興建新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