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2000元,竟然請了一位把孩子帶出肺炎的月嫂,太倒霉了!”剛當媽媽的柯妮委屈地說,自己的女兒出生后就在愛心月嫂公司請了一位母嬰護理人員,“當時他們公司只有一位月嫂沒上戶,報價是2000元,而且負責人的介紹給人感覺不論價位如何,服務都是一樣的”。
柯妮在自己的育兒博客中列舉了母嬰護理人員鄧書榮諸多不專業的表現,如用很燙的水給孩子洗屁股,并且用棉簽沾酒精給孩子清潔大陰唇內的分泌物;孩子張著嘴睡覺,呼吸不暢,鼻子里有奶的分泌物,她不認為孩子生病了;孩子鬧,問她,她就說孩子到了該鬧的時候了;把痱子粉打在孩子的外陰……,孩子被診斷出肺炎住進了兒童醫院。
“我們想起訴他們,但是一點證據都沒有,誰會在請月嫂時就做好錄音、攝像取證的準備啊?現在真是有苦說不出!以前聽說月嫂市場比較亂,以為只是少部分,誰會想到我家就這么倒霉!”
據了解,北京共有家政企業約3000家,絕大部分企業規模偏小,注冊資金較少,10萬元以上的僅387家,占企業總數的13.1%,但是到底有多少公司提供母嬰護理服務目前尚無法統計。
高利潤低門檻導致行業混亂
位于北京燈市西口的一家母嬰護理公司將母嬰護理人員分為普通、優秀、中級、高級、特級和專家級,24小時全天服務的報價分別為1600元、1800元、2200元、2800元、3500元和4500元。
“一般情況下,正規母嬰護理公司的利潤比較高,因而很多小公司也不顧實際能力,盲目加入這個行業,造成了現在的混亂局面。”北京慧嬰之家總經理劉燕全表示,現在要辦一個營業執照只需要100多元,很多公司就是三兩個人、一間房、一張桌子、一部電話。
據了解,今年北京將有10萬“金豬寶寶”誕生,隨這些“金豬寶寶”誕生的還有龐大的母嬰護理市場。“大家都說現在的母嬰護理市場亂,其實主要原因在于員工培訓不到位。”倍優母嬰的副總經理張霞說。
一般正規的公司,從人員一進入公司開始就要對他們進行體檢、培訓及評定。在肺結核月嫂、梅毒月嫂被曝光后,很多母嬰護理公司在進行體檢的時候又加入了婦科檢查這一內容。培訓主要是在各個公司內部進行,通過對母嬰護理人員的工作經驗考核和相關證書進行認證。
劉燕全告訴記者,慧嬰公司從去年6月份開始承擔培訓工作,培訓結束后由中國國際人才開發中心來考核、發放證書。這是現在國家對母嬰護理人員惟一的認證證書。
“并不一定有證的月嫂才是合格的母嬰護理人員。”張霞說,在培訓過程中,母嬰護理人員帶孩子的經驗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混亂的市場誰該負責
“現在的母嬰護理市場是有一些不規范的地方。”北京家政服務協會會長李大經表示,雇主和家政服務員各有各的苦衷,一位母嬰護理人員不可能滿足所有家庭的需要,而且現在各個母嬰護理公司的收費及人員都沒有統一標準。
“對雇主來說,他們花了錢肯定想得到更好更多的服務,而很多母嬰護理人員卻認為,雇主不善待自己。”李大經說,經過調查,目前從事母嬰護理人員工作的家政服務人員大多以城市失業人員為主,她們都具有初中或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且生過孩子,總體上說綜合素質比一般家政服務員要好些。
她說,家政行業雖然已經成為數十萬家庭離不開的行當,可作為一個低端職業,一些有幼師、護士等學歷的人才一般是不會干的。“畢竟是被人們瞧不起的崗位,有點辦法誰干家政呢?”
日前,由遼寧撫順市政府打造的以城市失業人員為主、以母嬰護理為主要工種的“滿鄉嫂”團隊進軍北京家政市場。“滿鄉嫂”進京前,都經過了90課時的學習和當地政府的資格審定。李大經認為,某種程度上說,規范家政市場從輸出地做起,有利于加大市場規范的力度。
“月嫂市場混亂,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責任。”送“滿鄉嫂”進京的撫順市勞動就業局就業培訓處處長王玉明表示。
“北京市地方標準《家政服務通用要求》中規定,以后開辦家政服務公司其基本硬件是使用面積不得低于50平方米,工作人員不得少于5至6人,必須配備電話、電腦等辦公用品。當然,在規范市場方面,各部門最好是要各負其責,最好是從輸出地做起,來源清楚,用人放心。”李大經介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