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388.HK)昨日(15日)公布了今年的上半年業績報告,
受惠于市場成交活躍及投資收入倍增,公司期內凈利潤大幅增長110%至23.30億港元,
略優于市場預期。每股盈利達2.16港元。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表示,該所會加強其作為中國國際交易所角色,并會開發更多與內地相關產品上市。
成交增加推動業績
今年上半年,港股每日平均成交額達592億港元,
較去年同期平均326億港元增長82%。港交所介紹,此期內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結算及交收費、存管托管及代理人服務費收入,分別為10.75億、5.71億及3.08億港元,
上升73%、80%及41%。交易費用收入增加,主要是現貨及衍生產品市場的成交額較高所致。 上半年,港交所多項成交均創下歷史紀錄,F貨市場總成交金額為7.17萬億港元,較2007年之前的最高紀錄增長61.8%;衍生產品市場期貨及期權合約總成交張數達3350萬張,較2007年之前的最高紀錄增長42%。 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指出,上半年香港市場成交活躍,來自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國際資金流入投資內地增長機會,內地進一步放寬QDII,衍生權證交易暢旺,以及有關新產品的開拓。 在此期內,港交所還獲得上市費收入2.94億港元,
同比升38%。新上市公司共32家, 集資總額1,937億港元。港交所來自投資的收入表現理想, 為4.53億港元,
上升109%。此外,該所還有出售信息所得收入2.76億港元,同比增長50%。
開發更多內地產品
港交所業績報告顯示,以6月30日數據計算,內地企業總市值已達8.36萬億港元,占港股總市值的53%,較2006年底提高了三個百分點,從數量上看,內地企業為377家,占比也達到了32%。內地企業已成為香港市場最主要的企業群體。 分析人士指出,從未來趨勢看,內地企業占港股的比重還將進一步提升。今年新上市的32家公司,其中17家為內地企業,占53%,集資額更占到76%,達746億港元。上半年港股成交更有64%的份額來自內地企業。 由于內地資本市場蓬勃發展,港交所今后的內地企業上市業務不可避免將面臨挑戰。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表示,該所將繼續通過促進內地企業全球集資活動,以發展港交所的內地業務;同時,也會開發更多的內地相關產品在聯交所上市。 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介紹,近期港交所已新增加H股為正股的股票期權類別,并發展了與內地相關的現貨產品,其中標智滬深300中國指數基金、匯豐中國祥龍基金已在港交所上市。 夏佳理表示,港交所還將研究拓展可供全球投資者參與的產品和相關服務,包括引入商品衍生產品及排放權相關產品在香港交易。該所的目標是,要成為證券及衍生產品的主要國際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