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為失去老城墻而嘆息,以后可能會因為失去工業遺產而遺憾。”首都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韓永的這句話,令加強工業遺產保護這一觀點迅速成為各方面的共識。7月16日,國家旅游局官方網站上發表的一篇名為《工業旅游的發展及其思考》的報告,更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工業旅游是座金礦”的說法已毋庸置疑,而這座金礦究竟該如何發掘,則有待繼續研究。要開掘這座金礦,首先要明確各類工業資源的不同稟賦特點。
1.國家重點工程游
典型案例:首鋼的特色主體旅游“鋼鐵是這樣煉成的”,每人收費標準是100元。行程一天,游客一路走下來,可以看到軋鋼的整套工藝流程,近距離體會到現代工業技術的發達。 特色分析: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陸續開工建設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它們是具有標志性和象征意義的國家符號,代表了國家的形象和民族的精神,旅游內涵豐富,發展工業旅游的潛力巨大。首鋼、寶鋼、大慶油田、神華煤礦以及葛洲壩、小浪底、長江三峽等水利樞紐工程都是這種類型的工業旅游產品。 瓶頸所在:受生產條件制約,工業旅游項目普遍不多。同時相對整個企業利潤而言,旅游賺取的門票收入往往微不足道。比如上海寶鋼公司平均每年接待游客
8
萬人,門票收入不過數百萬元,這對大型企業而言,太缺乏開發吸引力。 事實上,工業旅游應被視為企業拓展的一個新產業領域,而不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2.現代化工業生產游
典型案例:“中國一重”有亞洲最大的1.25萬噸水壓機生產作業的場面,有為國民經濟提供先進成套技術的先進裝備,首批全國103家工業旅游示范點。兩年來,企業旅游投入近千萬,對生產現場、部分生產設備和以毛主席塑像為主體標志的廠前廣場進行了改造,修建了“中國一重”賓館、餐廳,“中國一重”展示廳、廠房等一批工廠設施,還成立了“中國一重”旅行社,以不斷滿足游客們的需求。 特色分析:現代化的流水線、自動化、智能化的工業產品制造,不僅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而且也是良好的旅游資源,加之現代工業企業的品牌意識、管理理念、企業文化氛圍,形成了獨特的旅游吸引力和市場營銷。如青島海爾、上海通用、廣州本田、北京現代等都比較典型。 瓶頸所在:由于目前利潤不高,工業旅游的發展環境較為尷尬。企業自身缺乏旅游開發經驗,對游客的服務意識、行業管理意識還不夠,甚至不少所謂的工業旅游還停留在企業后勤服務階段,只是將企業開辦餐飲、招待所等簡單地等同于旅游服務。另一方面在于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門,對企業搞不搞、如何搞工業旅游沒有提供權威的指導、幫助。
3.高新科技游
典型案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目前對國內游客開放的景點有:衛星發射場、指揮控制中心、長征二號火箭、測試中心、衛星發射中心場史展覽館、沙漠胡楊林等,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色分析:信息、生物、航天航空等高新技術,代表了人類科技活動的最新成果,引領著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這類工業項目科技含量極高,對廣大旅游者的吸引力較為強烈。目前有酒泉、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及清華紫光生物技術研發機構等多個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 瓶頸所在:大多數企業對自身開發旅游的優勢和特色認識不清,企業內涵挖掘不夠,于是盲目模仿照搬。企業缺乏整體的定位規劃、市場策劃,你修一個企業文化陳列室、他建一座工廠歷史展覽館,你種一片廠區綠地、他搞一塊休閑健身場地…… 有的企業產品明明適合做旅游紀念品,卻關上大門靠收門票來搞旅游。由于旅游產品開發難度大卻容易模仿,導致工業旅游產品特色不鮮明,雷同度很高。
4.工業遺產游
典型案例:重啤集團利用石橋鋪廠區沿街的老廠房打造了第一家紐卡斯爾酒吧。重慶長安汽車工業園、太極集團涪陵醫藥工業園成為重慶首批“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 特色分析:作為后起的制造業大國,我國的近代民族工業遺產、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重工業建設成就,乃至舊時代遺留的工業設施和遺跡都是開發工業旅游的獨特資源。無錫等地的近代民族工業遺產旅游、“大慶油田第一口鉆井”都在成長為當地旅游經濟的新寵。 瓶頸所在:在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近年才逐漸被認識,許多寶貴遺產仍在不斷流失。今年5月30日,重慶松藻煤電公司鐵路專用線服役了二三十年后退役的3臺古董“蒸汽火車”被物資回收公司當廢鐵解體,令不少有識之士扼腕不已。
5.民族特色工業游
典型案例:青藏鐵路開通后,2006年總共接待中外游客250萬人次,比往年增幅達40.4%。今年預計進藏旅游人數將達到300萬人次。購物是旅游活動的重要內容。藏族工藝品的“集散地”八廓街上70%的工藝品都是內地企業生產的,而尼泊爾和印度的產品則以其精細的工藝占據了另外30%的份額。 特色分析:作為傳承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特質的載體和符號,民族特色工業和手工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往往也是開發特色旅游商品的切入點。這類工業旅游往往還具有明顯的地域色彩,是有潛力成長為具有世界文化意義的特色旅游項目。南京云錦、景德鎮陶瓷等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瓶頸所在:國家旅游局統計數據顯示,在地域上,傳統工業、手工業和特色工業保存比較完好的地區往往經濟基礎薄弱,旅游業就滯后。這意味著這些地區寶貴的工業資源還沒有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工業旅游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