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日前透露,中國工商銀行與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雙方高層正在商討緊密合作的事宜,其中將涉及到工行以合適方式整合華融資產公司,從而為其涉足證券、租賃、保險等業務開辟捷徑。 該人士介紹,有關整合的具體內容正在商討之中,由于是新探索,一些細節也不便透露。如果探索成功,這將給資產管理公司以后的轉型帶來新的思路。
工行欲收購華融?
近日,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在該行2006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工行將進一步采取多元化經營,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開展租賃、資產管理、信托、保險等業務。 事實上,工行正在積極推進這一方針。一位資產管理公司的人士透露,目前工行正與華融公司商討雙方進一步緊密合作的事宜,其中包括工行以控股或收購等合適的方式整合華融資產公司,從而使其成為工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樣一來,工行便會較輕松地拿到租賃、證券、資產管理等業務的牌照,順利開展這些業務”,上述人士表示。 除了既有的牌照,工行可能更為看重的是華融在證券、租賃業務方面的實力。 自從重組浙江金融租賃公司以來,金融租賃業務已成為華融新業務的增長點。近期,華融在天津、溫州等地的業務也有更多拓展。這些發展良好的業務,無疑可為工行開展新業務提供更好的平臺。 事實上,工行與華融資產公司一直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中,華融主要負責處置工行的不良資產,雙方有著很多業務往來。工行行長楊凱生在擔任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總裁期間,曾經負責兩次上百億元不良資產的國際招標,這也使華融公司一度成為業內焦點。工行與華融的聯手也顯得比較自然。
或將提供轉型新思路
在資產管理公司轉型改革方案尚未決定之際,資產管理公司與國有銀行的緊密合作開辟了未來發展的新路徑。 同樣,關系甚密的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與中國銀行在4月底就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確認在同等條件下,互為對方的優先合作伙伴,加強在不良資產處置、固定資產管理、信用評級、資金融通、理財和保險服務、人才交流等領域的合作。中國銀行董事長兼東方資產公司黨委書記肖鋼就表示,今年中行將在業務多元化方面投入更大力度,而加強與落實同東方的戰略合作無疑是雙贏之舉。 一位資產管理公司的人士表示,在混業經營漸成趨勢的情況下,資產管理公司同國有銀行加強合作,可以獲得更寬廣的金融平臺,也加大了業務成功的勝算。該人士認為,雖然目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在改革轉型模式上都在積極探索,保險、證券等業務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但能否持續,能否做大做強,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由于此前沒有相關的從業經驗,加之市場競爭激烈,誰都不能確信未來的情況如何”,該人士說,“銀行與資產管理公司的合作,除了雙方共享牌照、資源、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外,更能形成綜合競爭力,體現1+1>2的功效。”
政策性業務逐漸淡出
在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爭先試水轉型的同時,“第五大”公司——匯達卻表現得比較平靜。該公司主要處置央行再貸款過程中的不良資產,另外還有一些證券公司的清算資產。“由于性質特殊,公司也比較低調,在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轉型之后,匯達可能將是僅有的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機構了”,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也預示著商業化處置將代替政策性業務,從而成為業務主流”。 2006年全年,匯達一共接手500余項資產處置業務,而最近又將一次性拍賣5.17億元不良資產。“政策性處置在匯達還將是主營業務,未來一段時間內也不會改變”,這位工作人員表示。 當然,在市場化、商業化改革推進的時代,政策性業務正逐步淡出交易行為。關于匯達的未來,這位工作人員表示,要么也進行相關改革,要么退出歷史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