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2004年,也沒見過汽車廠家這么齊刷刷降價的。”面對數十款車型爭先恐后的降價,在汽車媒體工作多年的小張不由得感嘆:汽車市場真是“降”海無邊啊!
“降”海無邊
“降”海無邊的汽車市場,在2007年3月,就經歷了一場規模空前的降價風暴。這場風暴席卷了上海通用、南北大眾、天津一汽和東風日產等主要汽車廠商,包括凱越、捷達、速騰、高爾夫、POLO和領馭等主流車型無一“漏網”,降幅從3000~
20000元不等。
其中,上海通用凱越的降價尤為引人關注。作為一款暢銷車型,上市僅3年的凱越已累計銷售50萬輛。2006年,凱越的銷量高達17.6萬輛,同比增長17%,創下了中級車市場銷量第一的佳績。業內人士認為,凱越去年在中級車市場銷量第一,其全系車型的降價將對整個中級車市場造成沖擊。
上海通用宣布降價后,一汽大眾應聲而降,宣布對旗下除開迪之外的全部車型進行降價:其中捷達的降幅為3000~9000元;高爾夫降幅為4800~10000元;速騰的價格則一次性下調1.1萬~2.1萬元。據悉,這是一汽大眾15年來最大幅度的降價。緊接著3月15日,上海大眾也宣布降價,降幅在2800元至1.1萬元之間,其中普桑的最大降幅為11.13%,達1.1萬元。
事實上,除了上述廠家官方宣布的降價外,3月份汽車市場的降價還有很多。如長安福特福克斯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也有了較大程度的優惠,其中三廂版可優惠7000元,兩廂版可優惠3000元;一汽豐田威馳也有了5000元左右的優惠,花冠的優惠幅度更是達到了8000多元;另外,東風標致206優惠3000元,307的優惠幅度也高達1萬~1.5萬元;而廣州本田飛度在某些區域市場的報價已經跌破了8萬元,優惠幅度達到1.6萬元。
記者近日從不少汽車賣場了解到,上海通用凱越在官方降價1萬元的基礎上還可以優惠6000元;一汽大眾速騰也還有較大幅度的優惠,1.8T的優惠幅度可達到7000元,捷達還可以優惠1000~2000元。廠家降完經銷商再降,這種被稱為“明降”和“暗降”的循環降價,在現在的汽車市場真可謂屢見不鮮。
一般來說,3月份是汽車銷售的傳統淡季,也是汽車廠家完成全年布局的關鍵一步。由于今年汽車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新車頻繁上市,為了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不少廠家采取低價策略,部分競爭車型在定價策略上甚至針鋒相對。在這種情況下,老車型如果不降價,就很難繼續生存。因此,網上車市總監華雪認為,汽車市場此次降價狂潮并非盲目而為,也不是無序的價格混戰。“一方面,經銷商已經把終端價格降了下來,汽車廠家只能被迫追隨;另一方面,多數廠家都對今年汽車市場的前景有一個很好的預期,但能否實現,需要的是迅速調整戰略的勇氣和魄力。”
對此,業內人士卻認為,當汽車市場充分競爭后,必然會有一些廠家被淘汰出局,因此,往遠了說,降與不降,是關系生存與否的大事。
“成本”是岸
“目前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一個供應相對充足、全球產能過剩的時期”,汽車觀察員鐘師稱,沖擊銷量目標仍是本輪價格戰的“原始沖動”。今年,上海通用的產銷目標為45萬輛,奇瑞的產銷目標為40萬輛,產銷目標定在30萬輛以上的企業共有9家,包括一汽大眾、上海大眾、東風日產、廣州本田和北京現代等。據悉,僅這9家企業2007年總的目標銷量就有近350萬輛,而整個市場的規模很可能超過800萬輛。如何消化這么大的產量,對每個企業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鐘師告訴記者,以一汽大眾速騰為例,去年速騰的銷售目標是5萬輛,而實際卻只銷售了3.5萬輛左右。從市場反饋的情況看,消費者并不是覺得速騰不好,而是覺得它太貴了,性價比不高。“現在市場上車型眾多,消費者可以選擇的余地很大,如果同樣的價格可以買更好的車,那還有誰愿意買差一點的車呢?在中國市場上馳騁了幾十年的大眾,以損失那么多的市場份額為代價,才明白這個道理,顯然,這個學費有點太貴了。”
業內人士認為,新車集中上市也是促成汽車集中降價的主要因素之一。僅3月份上市的新車就有長安福特S-MAX、奇瑞開瑞、華晨1.8T尊馳和駿捷、北京現代SONATA御翔和兩廂伊蘭特等在內的5款新車、MG名爵3款新車、上海通用新景程、一汽大眾邁騰和江淮瑞鷹等,并且隨著4月份上海國際車展的到來,還將會有更多新車集中上市。在新車的巨大壓力面前,老車型唯一的還擊手段就是降價。
“降價背后,體現的是一個企業成本控制的能力和企業實力。”小張認為,從現在市場的表現來看,是否不斷地有新車推出和能否在出新車的同時不斷用降價這個促銷手段占領市場,已經成為檢驗該企業在中國市場實力的一條標準。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當今的汽車市場,只有降價才是硬道理。沒有降價的企業不是不需要降價,更不是不屑于降價,而是沒有能力降價。正所謂“規模出效益”,如果企業規模小、成本高,跟風降價只能是死路一條,但是,不降價的結果同樣只能是死路一條。同樣在汽車媒體工作的小王也認為,對于汽車企業來說,降價是為了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只要還有競爭,汽車市場的降價浪潮就會一輪接著一輪,沒有盡頭。”
從某種意義上說,“降”海無邊,“成本”是岸,這是汽車市場鐵的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