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3-05 作者:王佑 來源:《中國青年報》2007-03-05 2版 |
|
|
2006年,中國城市居民總體生活滿意度大幅提升,首次超過了農村居民。
在影響滿意度的各種因素中,業余娛樂生活第一次成為左右農村居民生活感受的關鍵,其影響力甚至超過經濟因素。圖書館、影劇院、體育健身場所的缺乏,與農村居民日漸增長的文體娛樂需求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對農村居民的生活感受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總體看來,“個人經濟狀況”已經在連續5年的調查中被認為是影響居民生活感受的首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年,“國家經濟狀況”指標對于城鄉居民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力大幅提升,躍居至第五位。
研究人員分析認為,在對國家經濟發展產生高度認同的同時,公眾對國家管理內部事務的信心度并未因此增強。調查發現,自2004年以來,城市居民對政府管理的信心呈逐年下降趨勢。特別是在“使干部隊伍更加廉潔”以及“改善社會風氣的信心”方面的得分明顯偏低。
在民生領域,醫療、就業、社保、治安等問題依然左右著人們的生活感受。
本次調查發現,2006年城鄉居民的養老憂慮進一步加深,在城市居民當中表現得特別明顯。39.6%的城市居民對于自己當前或今后的養老照料問題有憂慮,38.9%表示對于自己的養老金來源有憂慮。農村居民中這兩項比例也分別達到32.2%和30.1%。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開始認同家庭、社會、企業在養老問題上的共同責任,“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開始弱化。
在醫療保險方面,社會統籌性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的覆蓋率依然較低,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本次調查分別有12.2%和6.5%的城鄉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中,自己或家人曾發生過因費用問題而放棄治療和住院的情況。
調查背景:2006年,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發布了《2006年中國居民生活質量報告》。此報告是基于2006年10月對北京、上海、廣州、洛陽、綿陽,浙江紹興諸暨、遼寧錦州北寧、湖南岳陽臨湘、四川成都彭州、陜西咸陽興平以及下轄農村地區3780位城鄉居民進行的多階段隨機抽樣調查得出的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