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26 來源:《上海證券報》2007-01-26 6版 |
|
|
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25日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投入25億元,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 據吳啟迪介紹,“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將包括六個方面建設內容:一是專業結構調整與專業認證;二是課程、教材建設與資源共享;三是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四是教學團隊和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五是教學評估與教學狀態基本數據公布;六是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堯學說,我國將資助15000名高校本科學生自主開展創新性試驗;通過公開招標、申辦等形式,建設10000種高質量教材、30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3000個特色專業點;資助3000名教師和管理干部開展對口支援交流;遴選1000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500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00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500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獎勵500名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他透露,針對某些課程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教育部將根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出臺相關政策,其中一項重大變化是剛剛獲得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必須在跟隨名教師和老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后,才能登上講臺。 張堯學表示希望通過工程的實施,實現以下目標,包括:課程、圖書、實驗設備等優質資源的全國共享;初步實現專業設置和社會需求的互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用信息技術實施英語教學,4年后使60%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解決英語聽說問題;推進各種科技和有益健康的體育協會;建設一批教學團隊,完善教授上講臺的政策機制;初步建立用于網絡教育的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的定期評估制度;為西部高校培養師資和教學管理干部。 張堯學強調高校收費不會因教育質量提高而增加。此外,國家投入25個億將針對所有高校,包括民辦高校。“每個學校都有機會申請參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