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19 記者:雷達 來源:《人民日報》2007-01-19 7版 |
|
|
往年,寒冷漫長的冬季總使瑞典人情緒低落;今年,氣候溫暖異常的冬天,還是讓他們高興不起來 地處北歐的瑞典冬季寒冷漫長,當地人因此患抑郁癥的比例很高,所以當今年這個冬天格外暖和時,一些瑞典科學家還頗為“慶幸”地認為,這下人們該不會“抑郁”了。但事與愿違,暖冬竟幾乎使全瑞典的人都變得抑郁起來。 孩子們抑郁,因為他們沒有過上“白色圣誕節”,而聽大人們講,瑞典幾十年來的圣誕節都是白雪皚皚;小伙子也抑郁,酷愛滑雪的他們面對仍然綠草覆蓋的大地,即使再怎樣技癢難耐也只能暫時收起心愛的雪橇;姑娘們更抑郁,她們幾乎一半的時裝是為冬天準備的,可連續0℃以上的氣溫,讓她們那些漂亮衣服怎么也派不上用場;連老年人都抑郁,經驗告訴他們,這個不同尋常的冬天未必是個好兆頭。 因為抑郁,瑞典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抱怨。 司機們抱怨,汽車冬季輪胎上的鐵釘幾乎已經被無雪的路面磨平了;商店老板們也抱怨,進了一堆的冬季服裝和滑雪裝備至今無人問津;碼頭上的工人更抱怨,往年這個時候他們是可以因河面封凍而休息的,但現在卻仍要來上班;包括導游都在抱怨,因為今年冬季沒有人到瑞典來滑雪了。 還是因為抑郁,瑞典人開始擔心。 由冰房、冰床、冰桌椅組成的冰旅館會不會因氣溫的持續升高消失?因無法冬眠而嚴重威脅健康狀態的熊會不會也成為瀕危物種?行駛在北極附近海域的船只會不會由于冰川大量融化而再次發生泰坦尼克號一樣的慘劇?既然今年的冬天這樣暖和,那么夏天呢?以后呢? 這個暖冬把瑞典改變得太多了,而在那些沒發生變化的情況中,就包括抑郁癥這個在北歐地區高發的“老毛病”,不過病因卻已完全不同。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湯林森對記者說,以前瑞典有很多人患上抑郁癥,是因為寒冷的氣候使人被迫待在家里而缺乏與外界的交流,歸根到底這還是自然的原因;但現在,很多瑞典人雖然不能算患者可也抑郁起來,卻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因為暖冬不僅僅改變了自然的面貌,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心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