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世紀起,德國中西部小鎮威茲勒就是精密光學工業的重要基地。1911年,才華橫溢的機械工程師奧斯卡·巴納克來到威茲勒,在這里的Leitz公司任研究部主任。他同時也是一位攝影迷,熱衷于研制輕型相機。1913年,巴納克創造出世界第一部135相機,也是Leica的第一部照相機,后來人們把這款相機稱為“原型Leica(Ur-Leica)”。
不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型Leica”沒能及時投產。戰爭結束后,Leitz公司才考慮將巴納克設計的照相機投入生產。1923年后,Leica相機進入小批量手工試制階段,共制造了大約130臺。這批相機稱為Leica
0型,或稱為“無效編號”,如今作為收藏品已彌足珍貴。
Leica相機攜帶方便,可以放在衣袋里,因此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它改變了攝影師的拍照方式,擺脫了三腳架的約束。Leica是由Leitz與Camera的前幾個字母組合而成,是先有照相機后才有品牌名稱。不過直到1932年,Leica的名字才刻印在機身上。
1925年,30臺LeicaI型相機在萊比錫春季博覽會上正式推出。LeicaI型相機只生產了一年,1926年被LeicaⅡ取代。LeicaⅡ是該品牌所有相機中惟一裝有鏡間快門的機型,一共生產了5年,制造出約1500臺。1930年出現LeicaⅢ,這款相機最重要的變革是鏡頭可更換,不再被固定于機身上。
二戰期間,由于物資匱乏,Leica相機的質量較其他時期粗糙。當時生產的一部分Leica
Ⅲc型相機,一片快門簾幕朝外的面,使用了紅布,后來被稱為紅布簾Leica。今天,這種紅布簾Leica已成稀有之物,為收藏家們所鐘愛。
1954年,Leica
M3型相機問世。它仍保持著上世紀30年代以來的基本結構,但是更完美、更精密,在用料和制作上精益求精,有人甚至認為這是Leica制作得最好的相機。1971年,Leica推出革命性的M5型相機,引起業內轟動。Leica
M5首創鏡后測光聯動測距,外型粗獷,是工藝造型上的杰作。
Leica相機外形簡潔,樸實優雅,堅固耐用,每一個按鈕和接縫都無可挑剔,體現著德國高超的金屬加工工藝。優異的制造技藝和真材實料的使用,使Leica當之無愧為“可用一輩子的相機”。它的鏡頭能忠實還原景物豐富的中間層次,且質感極佳。它的價格也絕非一般攝影和收藏愛好者所能承受。
由于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品種繁多、品質超卓,如今Leica在相機收藏中已成為多數人的首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