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最新統計,11月份,國產汽車產銷繼續快速增長,再破月度歷史紀錄。1-11月,累計產銷雙雙突破1220萬輛,年內將穩超1300萬輛,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數字之外,廣州車展上新車的集中發布或是汽車交易市場的火爆,都在延續著同一個話題: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車市,風景獨好。
政策刺激動力強勁
來自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的數據顯示,近期汽車交易需求大于供給成為普遍現象,一些熱銷車型嚴重缺車,有的車型提車加價至上萬元。 而在2008年末,關于汽車業冬天來了的論調還不絕于耳。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汽車結束了之前幾年高速增長的勢頭,成為自1999年后累計產銷增幅首次跌破10%的年份。 而僅僅3個月后,中國車市就開始爆發式增長,今年一季度新車銷量達到267.88萬輛,超過美國同期220萬輛左右的規模,在低迷的車市中躍居全球第一。扭轉低迷的走勢,今年年初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功不可沒。 “今年汽車以舊換新、汽車下鄉、車購稅減半,這三項政策是拉動汽車增長的動力。”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司長常曉村在“拉動內需擴大消費”發布會上說。 事實也證明,在振興規劃政策之下,市場很爭氣,在鼓勵汽車下鄉政策的刺激下,今年農村汽車市場有望突破200萬輛,比去年增長80%。乘用車的消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在購置稅減半的優惠下,銷售呈井噴之勢,前10個月銷售達570.1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63.2%。不過,與今年新車的火爆態勢相比,二手車市場囿于刺激政策啟動時間晚、補貼標準低等原因,沒有出現業界期待的行情。
明年預期保持謹慎
明年,高速增長是否還能持續?排除政策因素,業界對于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的中國車市仍然看好,但像今年40%的爆發式增長,可能難以再現。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認為,如果國家現有政策全部不變,速度會比較高一些;如果國家現有政策進行一些調整,速度會低一些,但是也會在10%左右。 車企方面,則表現出了更為樂觀的情緒,給出了高于10%的增長預期。一汽馬自達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洪江相信中國轎車已步入普及期,2010年車市增速將保持在20%左右,并且認為這是一個較為正常的增幅。奇瑞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兆瑞認為,2010年的車市增長會在20%左右,從車型上來看,明年的車市增長動力則主要來源于中低排量車型,主要是以1.8L以下排量車型為主流細分市場。 但也有業內人士對明年的預期保持謹慎,思邁(CSM)汽車信息咨詢公司大中華區汽車市場預測總監張豫認為,明年車市還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油價上漲帶來的汽車產品需求下降,股市、樓市泡沫的擠壓帶來資產的縮水以及可能發生的通脹引發消費成本的增加。他認為,今年帶動車市增長的主要是中低端汽車產品的消費,而這部分消費者對成本恰恰是非常敏感的。
產業做強仍在路上
在對明年車市行情的爭論外,如何在政策利好下,真正做強中國汽車業,也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 根據振興規劃細則,國家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進行兼并重組,產銷規模占市場總份額90%以上的14家汽車企業集團將減少為10家,形成2到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企業集團,培育4到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 從年初的中航汽車整合哈飛與昌河到廣汽兼并長豐,再到長安與中航汽車的牽手,上述14家企業集團現已減少為規定中的10家。在上汽銷量率先突破200萬輛的引領下,長安與中航重組后的全年銷量也直逼200萬輛。 “對汽車行業來講,2010年發展的重點不應再是量的增長,而是要借助形勢好的時機,做好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增強自主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資深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