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羨于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任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的郭思達曾感慨道:“如果能讓中國像澳大利亞一樣,每人每年消費217瓶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在中國每年的銷量將達100億箱,相當于又有一個同等規模的可口可樂公司! 如今,回歸中國市場30年的可口可樂公司應為其中國戰略興奮不已,可口可樂公司現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穆泰康表示,可口可樂公司對未來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可以說,可口可樂公司的“中國傳奇”正如眾多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成長經歷,也折射出中國經濟由封閉走向開放、由蕭條走向繁榮的歷史變遷。
互利共贏的伙伴
數據顯示,從1980年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和北京建國飯店等首批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誕生開始,截至2009年9月底,中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7.6萬余家。吸收外資規模從上世紀50年代的19億美元發展到截至今年9月底的累計實際使用外資9191.76億美元。 目前,除極少數企業外,全球500強企業幾乎悉數進入中國市場,外資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據了解,2008年,占全國企業數3%的外商投資企業創造了全國29.7%的工業產值、21%的稅收、55.3%的出口,直接吸納就業4500萬人。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表示:“總體而言,跨國公司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全方位和根本性的影響。”
信心源泉
國際金融危機將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拖入衰退深淵,眾多跨國公司全球業績大幅收縮,但中國市場散發出的陣陣“暖意”給它們帶來信心。 大眾汽車集團董事長文德恩說:“德國大眾在中國等市場的銷量大幅增長,幫助大眾渡過了危機!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德國戴姆勒股份公司、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和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等跨國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新華社記者,在全球市場中,中國市場成為難得的“亮點”,這與中國采取一攬子反危機舉措密不可分。 何曼青說:“中國政府推出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不僅為中國經濟帶來動力,也讓跨國公司對中國經濟更具信心!
戰略重點
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跨國公司對華投資呈現“全方位”趨勢,區域更廣且領域更寬。 穆泰康表示,在可口可樂全球發展戰略中,中國頭等重要。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廣報部擔當部長杉之原克之說,對豐田來說,中國已成為與美國同樣重要的市場。德國戴姆勒股份公司對外事務與公共政策部經理蔣仁才說:“對戴姆勒而言,中國不僅是銷售市場,還是公司全球汽車生產網絡的主要基地之一! 何曼青說:“過去30年,跨國公司根據中國投資環境的變化紛紛調整、提升中國的戰略地位。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跨國公司全面進入中國,中國既成為其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也成為一批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很多跨國公司已將中國作為全球戰略重點,那些涉足高端領域的跨國公司更是看好中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