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內廣州、深圳、珠海、東莞4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這標志著人民幣結算由此前僅限于邊貿領域開始向一般國際貿易拓展。 會議指出,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于推動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經貿關系發展,規避匯率風險,改善貿易條件,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會議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盡快發布有關管理辦法,統一規范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活動,穩步推進試點工作。
人民幣國際化第一步
人民幣用于國際結算,即允許進出口企業以人民幣計價結算,居民可向非居民支付人民幣,允許非居民持有人民幣存款賬戶以便進行國際結算。作為人民幣走向完全自由兌換和逐步國際化的重要步驟和內容,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備受關注。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的啟動,可以看作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開始。” 央行有關人士此前表示,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升主要取決于國家經濟實力和對外開放程度,以及本國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在這方面多練內功,才可能支撐人民幣真正的價值。
順應市場需求
除此之外,華民還認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將為上述5個城市增加一筆金融交易。 此前,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通常以第三國貨幣進行計價結算,中國境內企業和外國企業都要承擔匯率風險,其中主要是美元的匯率風險。而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結算貨幣——美元和歐元匯率都經歷了劇烈波動,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放緩對貿易融資產生了較大沖擊。匯率的劇烈波動和貿易融資的萎縮都對貿易需求產生不利影響。在美元和歐元匯率劇烈波動中,我國企業和貿易伙伴國企業普遍希望使用幣值相對穩定的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從而規避使用美元和歐元結算的匯率風險。 華民告訴記者,國務院在決定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城市的問題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廣東省與香港特區貿易往來頻繁。近年來,由于港元、美元匯率不穩定,香港企業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呼聲越發強烈,香港進出口企業希望借此減少匯兌損失。 另一方面,上海市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貨物交易頻繁,對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需求較大。“更重要的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啟動,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政策支持。”華民分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