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成都派發的旅游消費券意外帶熱了購房消費券。在短短幾天內,購房消費券已從武漢席卷重慶乃至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但《第一財經日報》在采訪中發現,購房消費券能夠給購房者帶來的實惠非常有限。
購房消費券最早出現在武漢,是某報社與部分開發商合作推出的樓盤促銷活動,隨后被當地甚至重慶的開發商借鑒。但購房消費券使用范圍相對有限,且僅萬元甚至幾千元的消費券相對上百萬元總價的房源來說,優惠亦相當有限。
聲稱計劃在全國100個城市發放1億元購房消費券的搜房網,表面上已經在各大城市與部分開發商簽約合作。
記者注意到,北京參與搜房網上述計劃的樓盤已有11個,其中大多數為住宅項目,但位置大多處于偏遠郊區。而在上海,參與合作的項目僅6個,其中唯一一個住宅項目還是位于海南博鰲的寶蓮城,其余的商鋪或寫字樓項目中,真正位于上海的也僅2個項目。
此外,除北京的孔雀城有3套限定房源可接受購房消費券外,其余北京和上海的項目,大多將接受購房消費券的房源限定為1套。
參加此次購房消費券活動的位于上海寶山的祥騰生活廣場,在搜房網上明確標注5號樓110室可用購房消費券,記者以客戶身份致電該項目售樓處時,售樓小姐表示,這套房源為商鋪,且已經被新浪網買下。然后售樓小姐立即表示:“如果你需要購買的話,我們可以幫你引薦。”而當記者詢問關于購房消費券的使用問題時,她卻表示“不知道”。
同樣參加搜房網活動的、位于上海嘉定區安亭的世昶廣場售樓處人員對記者的詢問,明確表示不能使用消費券。在記者提及搜房網之后,他又稱,是有一套指定房源,如果搜房卡持有者購買該套房源,搜房網會給購房者現金補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購房消費券只是一種促銷手段,和消費者去售樓處談個折扣是一樣的。只是現在消費券流行,因此作為一種流行的方式成為開發商促銷的參考。從老百姓獲得實惠的角度看,購房消費券只是吸引人眼球的營銷手段,本質上并未達到降價優惠的作用。
看來,購房消費券在低迷的樓市之下,已經成為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變相促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