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國家管理能力分析的總體思路
國家管理能力部分考察中央政府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評價的主體是中央政府。對于政府的治理能力,不同的機構和研究者基于不同的政治理念或不同的評價目的,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思路、方法,從而得出不盡相同甚至差異甚大的結論。大公國家信用評級對中央政府管理能力的考察,其目的是明確的,就是判斷中央政府能否實施有效的國家治理,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從而為償債提供堅實保障。從這個目的出發,我們不以任何政治理念作為評價的絕對標準,而集中于從管理績效的角度考察影響政府管理能力的各種主客觀因素。 首先,分析政府自身所表現出的內在素質,這是影響政府管理能力的主觀方面,關鍵的因素有兩個:中央政府的決策力和執行力。一個具有良好決策能力的政府能夠制定符合本國實際的宏觀政策,決定國家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法律制度的內容與未來走向,服務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經濟的持續發展;一個具有可靠執行能力的政府能夠努力推行自身制定的各項宏觀政策,使其盡量達到預定的效果。對決策能力的考察應集中于最能體現政府決策水平、決策的內容對國家未來走向產生全局性影響的領域,而在所有的宏觀政策中,一個國家的總體發展戰略符合這個要求;對于執行力的考察我們集中于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政府治理水平方面。因此對政府決策力和執行力的考察涉及到兩個要素:國家發展戰略、政府治理水平。 然后,從對主觀要素的分析推衍開來,分析主客觀要素相結合并側重于客觀上影響中央政府管理能力的兩個方面:國內安全狀況和國際關系。社會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政府的政策主張無論如何完善,如果缺乏一個安定團結的國內環境,其執行效果也要受到嚴重影響,對此我們分析本國的國內安全環境對本國宏觀戰略的實現將產生何種影響;國際環境是影響國家管理能力的外部因素,對本國有利的國際關系促進經濟發展;相反,危險的國際環境,頻繁發生的國際沖突,甚至對外戰爭狀態則是非常不利的,對此我們在國際關系部分考察國家實現宏觀戰略的國際影響因素。 總之,從影響管理能力的主客觀因素看,國家管理能力部分主要考察四個次級要素:國家發展戰略、政府治理水平、國內安全狀況和國際關系。在這四個要素中,大公認為能夠妥善、及時地制定適合本國國情、促進經濟發展的國家發展戰略處于核心地位,是整個國家管理能力部分的考察重點。首先,從主客觀要素看,主觀要素處于更為重要的地位。主觀要素是決定政府管理能力的內因,客觀要素是影響政府管理能力的外因,鑒于內因的決定性作用,主觀要素在決定政府管理能力方面的重要性高于客觀要素。在兩個主觀要素中,決策力處于更為重要的地位,決策是執行的前提,沒有恰當的決策,執行無從談起。所以在四個要素中,反映政府決策能力的國家發展戰略這個要素是核心和基礎,它最集中地反映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對其它三個要素的狀況產生根本性影響,其它三個要素情況如何,則制約國家發展戰略的實現程度,屬于保障因素。政府治理水平由于考察的是政府的執行力,是對國家發展戰略的內部保障因素,國內安全狀況和國際關系主要考察國內外環境是否有利于國家發展戰略的實現,是對國家發展戰略的外部保障因素。 在所有四部分的分析中,不僅要對現狀做出分析,還要對其未來一段時期內的發展趨勢做出判斷。例如在國家發展戰略部分,要對一國宏觀政策和戰略的實現可能性、未來發展前景給予判斷;在政府治理水平部分,對一國未來的政局和政策的穩定性,政府的有效性做出分析;在國內安全和國際關系部分也要有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定性預測。從而在總體上形成對該國中央政府國家管理能力的展望性評價,作為整個國家信用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基礎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