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該用自己的眼睛,還是用別人的眼睛,甚至別人朋友的眼睛,看這個人生的戰場呢?
“哇!你不但重新裝潢,連沙發也換了。”小莉一進門就叫了起來,說著跑過去,坐上沙發,“真不錯,不軟不硬,我先生有坐骨神經痛,就該坐這種。”
“是啊!我也是考慮到我老公,他的腰也不好。”阿蓮把咖啡端出來,笑著說,“不錯吧!德國原裝,真皮壓花,因為表面經過處理,所以冬天坐起來不會涼。”
“一定很貴!”小莉摸著沙發的表面。
阿蓮沒立刻答,縮縮脖子,扮個鬼臉:“當然貴,不過我買得很便宜,因為是我設計師介紹的,他熟,結果市面上賣二十八萬,我拿批發價,才二十三萬。”
“差這么多?”小莉叫了起來。
“當然,你想想那些零售商的房租要多少,人事開支有多少,當然全得加在買主身上。”
小莉轉過身,又摸摸沙發的椅背,還探頭過去嗅了一下:
“嗯!蠻香的,一點沒有牛皮的臭味。”再抬頭盯著阿蓮,“你能不能幫我介紹一下?我的沙發也該換了,最近正好有筆獎金,二十多萬。”
“一句話!”阿蓮立刻站起身,跑去翻名片本,撥電話:“我馬上打電話,就怕他們賣完了。”說著,電話撥通:“喂!我是李太太,就是陳金蓮啦,我才買的那種德國皮沙發,你們還有嗎?要算跟我一樣價錢喲,我不拿你介紹費,只能更便宜,不能貴。二十三萬是吧?不能再便宜了嗎?”捂著聽筒問小莉:“你確定要買?”
小莉趕緊不斷地點頭。阿蓮就繼續跟對方說:
“好!你幫我朋友留著,她叫小莉,我叫她拿你的名片去,說我介紹的。”臨掛電話,又想起一件事,“喂!你也跟對我一樣,不能算運費喲!”
放下電話,兩個人都高興地跳了起來,抱在一起大聲喊:“以后坐在你家,就像坐在我家了!”
一回家,小莉就把好消息告訴大勇,因為大勇正好隔天有個要拜訪的客戶,離那家具店不遠,兩人就約好六點在家具店碰面。
大概太興奮了吧,小莉連椅子都坐不住了,才下班就沖出辦公大樓,五點半便到了家具店。
先沒吭氣,偷偷找,找到那套沙發,翻了翻上面的標簽,心臟差點跳出來,果然是二十八萬,真是太走運、太賺了,一下子省了五萬呢!
老板笑嘻嘻地過來。小莉趕快把名片遞過去:
“我是李太太介紹來的,昨天晚上她打過電話。”
“啊!”老板把嘴巴張得好大,“對!對!對!李太太介紹,您是小莉小姐,要買這套沙發。”
“算我二十三萬對不對?”小莉搓著雙手,“而且免費送貨。”
“哇!你們這些太太真厲害,好啦!好啦!最后一套,照本錢賣給你了。”說著請小莉過去填單子。
剛填兩行,小莉笑笑,把筆放下:
“還是讓我丈夫填吧!我約了他來,讓他付錢,他還會比較高興。”便起身到店門口張望,大概跟客戶沒談完,已經六點五分了,大勇還沒到。
“您可以順便參觀一下啊!看看有什么其他滿意的東西。我們的店很大,有三層呢!”老板得意地帶小莉上樓參觀。
小莉才上樓,大勇就到了。
知道自己老婆有遲到的毛病,他沒問,一個人在樓下逛,走走走,看到一套不錯的皮沙發。
“會不會就是小莉看上的?”大勇心想,正好有位店員走過來。就問:“請問這套沙發怎么賣?”
店員眼睛一亮,遞上名片,握著大勇的手說:
“您眼光真好,這是德國原裝進口,真皮壓花紋,不軟不硬,冬天又不會涼,我們最近連賣三套,剛剛一位小姐,才又訂一套,這是最后一套了。”靠近大勇,小聲問:“您刷卡還是付現?”
“付現。”
掏出小計算機,飛速地敲了幾下,伸到大勇面前:“年關到了,我不賺您的錢,打七折,十九萬六!”
想一想 這個故事我不往下寫了,因為下面的情節真要命。
可不是嗎?當小莉下樓,知道大勇問的價錢,會有一番怎樣的場面?
她會不會先把老板罵一頓,用十九萬六買下那套沙發,再去找老朋友阿蓮?
她會告訴阿蓮上當了,還是責問阿蓮:“你是不是跟老板串通了,拿回扣?”
她會不會猜,前一天,她才離開阿蓮家,阿蓮就打電話給家具店說:“我給你們介紹,那多報的,算我的傭金。”
又或者,她能很冷靜地跟阿蓮一起推敲,終于想通——其實是阿蓮的設計師拿了回扣。
只是,設計師固然拿了阿蓮買沙發的回扣,如果小莉不察,家具店就多賺了一筆“設計師不知道的錢”。
這種因為一人上當,造成一群人上當的事真是太多了。
當辦公室里最精明的人好像買了個好東西的時候,大家都盲目地跟著買。精明的那個人一味自夸有本事、有門路,更增加大家的信心,于是拖了一大堆笨蛋下水。
人們上當,常因為懶,那懶又常由于對自己沒信心。
于是買東西,要問買過的人,或請那人介紹;裝修房子,也要找朋友介紹,心想那朋友既然裝了,而且滿意,一定不會差到哪里去。
這就好比打仗時躲在別人后面沖鋒,以為有前面的人擋著,比較安全。豈知敵軍正好瞄準前面的人,一槍打穿“一串”。
記住!
人性是:當他買貴了東西,他只希望你一樣買貴,因為如果你也買貴了,表示糊涂的不止他一個人。
更進一步,如果大家都買貴了,他就不覺得貴了。最起碼,大家同樣遭遇,一起作“冤大頭”,也有個伴,可以聯合抗爭。
其次,一個人跟你炫耀他買的東西時,只會夸大,不會縮小,你照他夸大的價錢去買,只可能上當。
所以無論多么“有辦法”的朋友介紹你買東西,你最好都能多打聽幾家,或是“隱姓埋名”,以一個陌生顧客的身份去談談。就算你談的價錢比較貴,不是只能證明那朋友確實棒,對你自己毫無損失嗎?
最重要的是: 你要獨立思考,不可凡事依賴。
你到底該用自己的眼睛,還是用別人的眼睛,甚至別人朋友的眼睛,看這個人生的戰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