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制定中的上海市海洋發展“十二五”規劃,把未來5年海洋經濟的增長率定為不低于15%。 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推動下,上海市海洋經濟近年來持續快速發展,從2005年到2009年,平均海洋經濟總量增長率為11%~12%,據統計,2009年上海市海洋生產總值約430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28.9%。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洋山深水港為核心,臨港新城和崇明三島為依托,江、浙沿江沿海地區為兩翼的長三角濱江臨海產業帶。 不過,上海市海洋局局長張嘉毅表示,上海的海洋經濟發展也面臨資源約束,傳統優勢產業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外部因素影響明顯。 為推動15%年增長目標的實現,上海將做大做強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等海洋傳統產業,重點發展海洋航運服務、濱海旅游、海洋信息等海洋現代服務業,同時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興產業。 根據制定中的“十二五”規劃,上海的海洋經濟工作將圍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大基地,即國際重要的船舶及配套設備研發制造基地,國內海洋工程與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國內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信息服務基地。 上海市海洋局副局長沈依云透露,除了上海海洋發展“十二五”規劃,海洋局還在制定“海洋功能區劃規劃”,以及一些專項規劃,比如海岸線保護利用規劃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