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黃三角,正在成為山東最活躍的經濟板塊,在中海油、大唐電力、中棉集團等中字號大型國企進入黃三角之后,各路資本也開始熱身黃三角。
與此同時,黃三角一體化進程也開始提速。本報從山東省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辦公室(以下簡稱“黃辦”)獲悉,為防止產業同構、同質化競爭,山東省黃辦將被賦予項目審批環節中的一票否決權。山東省正在研究如何使黃辦對于大型項目的用地指標以及特殊項目實施“點供”上擁有更多實權。
多路資本熱身黃三角
據山東省經濟運行局統計,在一季度全省工業利潤排名中,黃三角主要城市東營、濱州、濰坊增幅分別為145.3%、84.7%和71.7%,均遠遠高于全省58%的增長水平,其中,東營市工業利潤總量和增幅均排名第二。 在一季度,黃三角區域的固定資產投資為346.5億元,同比增長27.6%,高于全省增幅6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也開始潮涌黃三角。 5月10日,本報記者從山東省黃辦了解到,一季度末,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以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八家銀行在黃三角區域貸款余額2030.4億元,較年初時增加202.1億元,增長11.1%,是全省貸款平均增幅的1.8倍。 上述八家銀行是于今年1月中旬在京與山東省政府簽訂《支持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的,銀地雙方的合作內容之一,是年度內投放于黃三角區域的信貸投資增幅至少高于全省2個百分點。 本報從山東省金融辦獲悉,山東省正積極協調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在山東籌備設立黃三角區域分行,初步選定城市為東營市。 各路產業資本成為金融資本入駐黃三角的信心支撐點。 今年1月17日,山東省在北京舉行黃三角投資說明會,與中海油、中棉集團、大唐電力等大型央企簽約項目77個,總投資達2610億元。 5月10日,僅在濰坊市濱海經濟開發區,目前在建投資規模達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達207個,其中過億元項目122個。該區經濟發展局一位秦姓副局長告訴本報,2010年,將至少再引進120個投資規模達50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 據介紹,已在東營市站穩腳跟的中海油集團,正在濰坊市啟動1000萬噸石化鹽化一體化項目,而本土民營煉油企業弘潤化工更是投資103億元,在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建設規模達400萬噸的儲油罐,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使用,目前正在開工建設500萬噸高硫油加工項目。按照該區規劃,到“十二五”末,石化產業的銷售收入要達到千億級規模,成為該區第一產業。 據山東省黃辦統計,截至3月底,黃三角區域集中開工項目142個,總投資額超過1370億元。2010年,按照計劃,山東省將在黃三角投放458.33億,主要投資領域集中在環保生態、環境友好性工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等。
山東一體化推進黃三角
本報了解到,黃三角一體化進程也開始拉開帷幕。如,黃三角在一體化招商中,將圍繞土地開發、圍海造田、現代農業、戰略新興產業等,重點引進投資100億、20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 在交通方面,根據國務院批復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濱州、東營、濰坊、萊州四個集中突破區域,目前均無鐵路集疏運,港口間也無直接通達的公路和鐵路。 本報從山東省黃辦獲悉,西起濱州東至萊州的沿渤海高等級公路,成為山東省2010年支持黃三角開發的一號工程。該沿海通道將按雙向6車道標準設計,將整個魯北渤海沿海經濟版圖一線串通。 不僅如此,山東省發改委正在進行東營經濱州至濟南的高速公路項目,而該高速公路的貫通,將使東營、濱州兩個港口直接獲得濟南都市圈的涵養補給,濟南都市圈多年來借膠濟鐵路和濟青高速公路成為青島港的重要支撐。 山東省黃辦有關人士告訴本報,一體化開發建設黃三角,規劃是先導。目前,結合國務院批復的《規劃》,山東省黃辦已分解出生態建設與保護、土地利用、未利用土地開發利用、水利建設等31個專項規劃,由相關主管部門牽頭編制,專項規劃或將于年中開始陸續出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