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關》雜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發布“2009年中國進口企業200強”名單。
2009年,中國進口前200家企業合計進口3633.8億美元,下降11.3%。總體優于全國總體的進口水平,特別是在中國經濟由負轉正后,200強企業的進口增長步伐始終快于全部企業平均水平,且領先的優勢由2009年11月份的4個百分點擴大至12月份的7.8個百分點。
受累于金融危機下大宗原材料價格下跌影響,相較于2008年,石化和煤礦類企業在中國進口200強名單中位置發生了較大變化。
2009年中國進口200強企業仍然保持了長期以來能源資源類企業和加工貿易生產企業占主角的特點。顯著變是,在金融危機條件下,倉儲物流服務類企業脫穎而出,成為200強名單中的“新生力量”。位于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的全球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全年進口60.7億美元,列2009年進口200強榜單第7位,較上年大幅前進29個席位;昆山飛力倉儲服務有限公司、金鷹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都取得不俗成績。
2009年,在中國進口200強企業中,外商投資企業席位由上年的118個減至115個,合計進口1804.4億美元,占當年200強企業進口總值的49.7%。民營企業則迅速頂替外商投資企業流失的席位,上榜企業數量由上年的12家擴張至15家,合計進口值173.3億美元,占當年200強企業進口總值的4.8%,比上年入圍200強民營企業所占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這已是上榜民營企業進口比重連續第2年穩步提高。此外,國有企業上榜數量保持不變,仍為70家。
在區域分布上,2009年,中國進口200強企業分布范圍增加至24個省份。霍爾果斯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和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則分別作為新疆、重慶和湖南代表首次入圍進口200強。同時,廣東仍為上榜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共47家企業上榜;北京有39家企業入圍,合計進口值仍居各省市之首,共1197.6億美元,占當年200強企業進口總值的33%;上海、江蘇、山東、天津和浙江分別有31家、26家、11家、7家和6家企業上榜;遼寧和福建分別為入圍企業增加數量最多和入圍企業數量減少數量最多的省份,遼寧上榜席位由上年的4家增至7家,福建上榜席位由上年的5家減少至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