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較為脆弱的青海省將如何實施城鄉一體化的發展?3月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青海省委、省政府在京聯合舉辦的“青海省城鄉一體化規劃研討會”給出建議:在掌握青海省城鄉空間現狀分布情況的基礎上,充分注重青海省自然生態環境及各項資源的承載能力,構建“山水相承”、“四區一體”、“九大模塊”的城鄉空間布局體系。 會議發布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城鄉一體化:理論研究與規劃建設調研報告》。依據《報告》,會議著重探討了西部青藏高原生態較為脆弱地區的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建設的區域個性規律,以區域產業發展、城鄉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土地生態安全體系為基礎,創新性地提出了針對青藏高原地區條件的城鄉發展綜合模式。 “山水相承”,即“山、水、城、田、草、林,脈脈相承”,在青海省域范圍內構筑山水等自然環境、生態環境與城鄉居民的生產環境、生活環境相互傳承、和諧共生的空間布局形態。 “四區一體”,即“四區、兩帶、一線,城鄉產業融合一體”,指青海省的城鄉空間布局與《青海省區域協調發展規劃》有關的產業功能區劃相銜接,將城鄉空間布局與產業發展格局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 “九大模塊”,即“分區、分類、分階段,采用多種模塊”,尊重青海省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階段,因地制宜,采用差別化、具有模塊化特點的指導策略對待各個地區的城鄉一體化工作,體現各具特色的城鄉空間布局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