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的國企改革要有大的突破。”1月12日,“2010年上海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上海副市長艾寶俊鼓勵在座的數百位國資系統的政企人士。 2009年,上海市國資委系統企業全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8028.78億元,同比增長10.6%;實現利潤總額408.71億元,同比增長53.3%。危機之下的增長,為上海國資的新改革年奠定了基礎。 記者從會上獲悉,上海擬在今年推出一系列國資政策改革和制度安排。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楊國雄表示,今年將出臺市屬國有企業薪酬管理辦法。據此辦法,上海市國資委將選擇2-3家主業明確、法人治理結構良好、經營穩健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試行企業負責人的股權激勵改革。 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沈紅光則透露,今年上海將全面落實經營層負責制、將企業經營層負責人的任免權放至董事會,而不再走行政審批程序。今年一季度,政府將首期選擇6家大型國企作為改革試點。 “在地方國資體系內,這將是首次將經營層負責人任免權放給企業。”一位參會的企業人士表示,企業非常期待這樣的改革。
國企高管將試行股權激勵
一份新的“上海市屬國有企業薪酬管理辦法”,或將成為上海國資新一輪改革的動力之源。 “今年,我們將結合企業上市,選擇2-3家主業明確、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經營穩健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同步試行股權激勵。”楊國雄表示,新辦法將進一步規范企業負責人的薪酬分配。 對已明確三年行動規劃并實行任期業績考核的企業負責人,實施以重大貢獻獎勵和增量業績獎勵為主要內容的中長期激勵。 “如果有條件的話,其實不妨多試行幾家企業。”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表示,良好的激勵制度安排對于國企非常重要,這是加快國企發展、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推動力。 據沈紅光介紹,新的薪酬管理辦法將首先對上海市國有企業頒布一個“通則”,然后由上海市金融辦、市委宣傳部來細化制定實施辦法。 “政府在加大有序監管的同時,也要重視企業的激勵問題,這既包括近期激勵,也包括中遠期激勵。”一位上海國企的負責人坦言,目前與全國地方國資的平均水平相比,上海的國企高管薪酬是中等水平。 記者掌握的一份數據顯示,2006年底,在47家上海市國資委系統出資監管的企業中,企業領導人的薪酬平均是40萬(稅前)。最高70萬,最低15萬。
經營者任免權將首次放至董事會
一直以來,國資企業經營負責人的任免一直須走行政審批程序,現代企業的董事會任免權制度基本失效。 沈紅光在會上透露,今年將把企業經營者的任免權授權到董事會,不用再走行政部門程序。 根據上海市有關部門的改革設計,今年一季度將首先把包括上汽集團、上海電氣、光明集團等在內的6家企業的經營層負責人的任免權下放給企業自身。此外,上海亦將對監事會主席和外部監事的任免和薪酬制度做出重大調整。 根據新的改革方案,由企業轉崗去其他企業做監事會主席或外部監事的,將會保持其上一個年度在企業的總體薪酬水平;而由黨政機關選派到企業擔任監事會主席或外部監事的,其薪酬將會有大幅度的下降。 “許多黨政機關的干部往往把監事會崗位當做"順帶做做"的事情,長期下去監事會職位形同虛設。”一位政府人士告訴記者,新措施意在保證監事會主席和監事是能夠在其位謀其職的。 沈紅光表示,盡管數十家企業情況各有不同,尚有具體問題要研究,但全面落實經營層負責制、把權放下去,“這是我們堅定不移要做的事情”。
改革進入深水跋涉
根據2009年12月的快報統計,預計全年上海市地方國有資產總量將達到12596.79億元,同比增長約10.7%;上海市屬國資占地方GDP的比重達到1/4多,加上市內的央企,相當于上海經濟的半壁江山。 “我們將進一步引導企業資源向核心產業和重點產業集聚。”楊國雄表示,這包括兩個方面:橫向收縮跨度,年內使國資涉及的行業由79個減少到72個,三年后全面收縮到54個;縱向壓縮層級,使企業集團管理層級控制在3級以內。 同時,上海市國資委將繼續大力推動國企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并促進上市公司加快資產并購、提升資產質量。上海市國資委要求,市屬經營性國資資本的證券化率要在2009年的基礎上提高6-7個百分點,達到30%以上。 2009年年初上海市提出的21家企業重組目標,已經或基本完成6家,東方航空與上海航空、西安陜鼓動力與上海鼓風機廠、北車集團與上海軌道交通、南光集團與長發集團陸上物流資源中心、中國建材集團與國盛集團新建重型機械廠、中航集團與廣電NEC五代線項目。 與此同時,上海國資“走出去”也獲得了重大成果:電氣集團收購美國高斯公司40.7%的股權、上汽集團收購上海通用1%股權實行控股,并與美國通用在香港組建合資公司,聯手開拓印度市場。 “這些重組都不是在國資委的強力要求進行的,而是其內在的一種需求。”艾寶俊表示,這表示企業自主經營動力正在加強。 可以說,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已經到了體制機制整體創新、重點環節聚焦突破的新階段。楊國雄表示,國資布局過散過寬、國資流動性不足、改革動力弱化等問題,也在困擾上海國資改革的深水跋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