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東莞最近因勞工荒和招工熱再度被置于媒體的聚光燈下。是出口形勢好轉、訂單回升從而導致生產提速,還是因為金融危機中斷了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導致對普工的需求重新上升? 綜合東莞當前的產業發展狀況和長期發展規劃,有官員和專家指出,不宜對東莞短期的勞工荒進行過度解讀,更不應因此而改變產業結構調整的實施。
“勞工荒”與價格機制的博弈
在東莞智通人才市場、厚街勞務市場等在東莞比較有名的人才市場,最近幾個月幾乎每個招聘日都有過百家企業現場招聘,提供的就業崗位在1000個以上,但總是呈現人流如織,企業卻高喊招不到人的奇怪現象。 CBN記者最近一個月多次走訪了智通人才市場,從現場的情況來看,不少企業提供的待遇比往年有所提高,打出“基本工資從800~1200元提高到1500元左右”招牌的企業不在少數。但是在提供的崗位數增加、基本工資提高的情況下,求職者卻未表現出同步的增長。 智通人才市場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招工企業數量加速增長,進場企業數達8000多家。而智通人才市場公共關系部經理蔡曉梅對媒體表示,求職者人數卻從此前的7萬多人迅速下降到6萬多人。 按照價格機制的運行規律,企業用工需求上升,會引起用工工資的提高,從而刺激供應增加,即求職者增加。但招聘市場的表現卻并不一致。 “勞工荒要結合工資變化來看,我估計許多工人當前能夠拿到手的實際工資,能與一年前持平就算不錯了!睎|莞市特約研究員、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對CBN記者表示,可能企業給出的基本工資是上升的,但如果工人不加班,實際工資并不高。因為如果實際工資有吸引力的話,求職者是不會選擇在場外游蕩的。 厚街鎮寮廈村一家臺資鞋業的總經理助理方中文(化名)對CBN記者表示,8月份新招了30多個人,當月是開工三周停工一周,雖然比7月份已經少停工一周,但工人拿到手的工資與去年相比還是少了幾百元。 方中文還透露了一個少為人知的招工秘密:有些打著“長期招工”的工廠,其實在招工的同時又不斷以各種理由開除員工,這些員工不少都被扣1~2個月工資。個別企業一年開除的員工有上千人,以每人月工資1000元計,因此“省下”的資金高達100多萬元,甚至超過了正常經營的利潤。
不能錯過調整機遇
“我希望東莞的民工荒也好,招工熱也好,都不要成為唱好東莞的‘一張牌’!绷纸J為,進入7、8月份以來東莞整體招工上升,但是很少人關注各個鎮、各個行業的具體用工變化,招工熱的實際作用已經被唱好東莞經濟的愿望人為地放大了。 對于東莞短期出現的勞工荒,東莞市常務副市長冷曉明并不希望外界進行過多的解讀。9月11日,冷曉明在其辦公室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東莞的勞工荒說明了東莞的生產形勢正在好轉,但缺的主要是普工,這其中有圣誕節來臨的季節性因素,是否長期缺普工仍有待觀察。 冷曉明分析,從此次金融危機對東莞的沖擊來看,受影響最嚴重的是用工多、科技含量低、傳統型的中小企業,東莞調整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先進制造業邁進的決心不會改變。 “兩年前,東莞鼓勵這些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外遷,現在好像又要穩住這些企業的生產和招工,因此有些傳統的企業雖然形勢好轉,但還是不敢放開手腳擴張!毕愀蹡|莞同鄉總會會長張細此前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