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現貨價格近期表現得咄咄逼人。 聯合金屬網昨日提供的數據顯示,向中國進口的63%品位印度礦鐵礦石現貨價格在本周已經上漲至90美元/噸以上,外盤報價在90-92美元/噸,是自去年10月以來的最高值。同時,62%品位澳礦鐵礦石現貨價格也達到82.8美元/噸。而根據日澳首發價計算的長協價格只有61美元/噸,加上即期的海運費,到岸價也只有76美元/噸。 分析師指出,5-6月份中國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的漲幅超過35%,這使得同品質進口礦價格已經超過國產鐵礦石,國內鐵礦石市場需求結構可能要重新調整。接下來,鋼廠會開始轉向增加國內礦的采購,導致鐵礦石進口放緩。 北京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也表示,國產礦在6月份的產出環比增加了1000萬噸,國產礦的逐步復產將對進口礦形成替代作用。 同時,因受力拓“間諜門”影響,鋼廠和貿易商心態也在發生變化,采購、銷售都有所放緩,港口出貨情況一般。據統計,在5月下旬港口鐵礦石庫存創下7350萬噸的紀錄高位后,就一直呈現出緩慢下降的趨勢。截至上周,全國19個港口進口鐵礦石庫存為6958萬噸,比5月份下降了約6%。 徐向春表示,上半年因低價而大量進口的積極性可能在下半年有所減弱。此外,中鋼協當前對進口鐵礦石流向的調查,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進口。 另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雖然現在鋼價表現堅挺,但下半年鋼鐵行業能否保持上半年良好局面,仍有很大不確定性,因此進口礦石需求增長存在放緩可能。徐向春預測,下半年鐵礦石進口量會維持在每月5000萬噸上下。 即便如此,在業界看來,鐵礦石現貨價的長期趨勢依舊是上漲。高盛昨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受惠于鋼廠需求的反彈,中國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可能在未來至少一年內都保持在長協價格之上。巴克萊銀行也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明后兩年,鐵礦石長協價將有可能分別增長5%和10%。 蘭格鋼鐵分析師陳克新認為,鐵礦石價格高位運行將是一個長期態勢,2008年后半期的價格“跳水”只是一次深幅的階段性調整而已,鐵礦石商品牛市還將繼續。 近期,西方媒體傳出全球礦企和鋼廠正在醞釀按季定價的新鐵礦石基準價格體系,如果實施,價格將走高并劇烈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