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擴大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影響力,深入挖掘海西經濟帶給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5月8日,福建省發展改革委、福建證監局、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在福州舉辦“海西經濟與資本市場論壇”。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臺灣富邦金控集團、福建省發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門和兩岸業界專家,與福建上市公司和擬上市企業,共同探討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未來海峽兩岸的經貿合作以及在此過程中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關注“海西板塊”的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
福建省是最早發展資本市場的省份之一,從1993年起步以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有55家。近年來,尤其是2005年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以來,在“優化存量,擴大增量”的指導原則下,福建省上市公司實力不斷增強,融資規模大幅增加,質量顯著提升,涌現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或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形成了證券市場上比較活躍的“海西板塊”。
東興證券研究所此前的研究報告認為,基于兩岸經貿合作的不斷深化,在海峽西岸經濟區新一輪的建設中,從福建板塊上市公司來看,交通物流、房地產、建筑建材等行業有望先行受益,光電等行業在閩臺產業合作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隨著未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加快,鋼鐵、機械、食品飲料等行業也將從中受益。
與會專家認為,目前福建省正處于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關鍵時期,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籌集大量建設資金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迫切需要。福建省應利用我國資本市場處于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繼續積極推動企業改制上市,持續擴大“海西板塊”數量,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并充分利用中央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政策優勢,先行探索閩臺金融合作的模式,促進海峽兩岸資本市場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更好地服務于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